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別冊

中央研究院之科技研發績效 三、科技研發績效對機關總體施政之貢獻,以及對科技政策落實之貢獻 ( 一) 成就全球頂尖研究 1. 數理科學組:長期進行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等基礎研究,推展人類知識前沿; 近年來也投入相當多資源在生醫科技、永續、資安研究等社會關注議題,努力將最 尖端的科學發明應用於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國家競爭力。110 年在數論、質子物理、 雙原子碳、大屯火山研究、PM2.5、量子密碼學、恆星形成、二維材料物理、機器學 習口語輔具等主題,均產出相當具影響力的成果。並選列6 項重點成果簡介如下: (1) 質子內反夸克成分不對稱性的探討 質子和中子構成了原子核,是宇宙可見物質最主要的質量來源。對於它們的認 識,由早期的三夸克系統,深入到一維縱向動量(x) 分布及包含橫向空間或橫向動 量的多維分布描述。在質子/ 中子的內部,存在有反夸克粒子,它們是來自強作用 力載子膠子的分裂;利用Drel l -Yan 過程,NuSea/E866 實驗發現在x=0.02-0.3 區間,反d 夸克多於反u 夸克,但在大動量x 區間,這大小比例有反轉的趨勢, 這一觀察與造成反夸克不對稱性介子雲機制的理解不符合。從2008 年起,由中研 院物理所和高師大物理系組成的臺灣研究團隊,參加美國費米實驗室SeaQues t / E906 實驗,將反夸克不對稱性量測的敏感區域向大動量方向推進。量測的結果發表 在國際期刊Nature 590, 561(2021)。精準的結果證實反d 夸克多於反u 夸克的 現象一直延伸到大動量x 的區域,無先前所觀察的反轉。這個量測結果,對CERN 大強子實驗在找尋新物理時所建立的標準模型基礎,將有重大影響。對此結果,團 隊在資料分析和實驗電子數位訊號模組建造上提供重要的貢獻。 1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