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13 家次學研機構參與計畫執行,引進學研能量,帶動產學研鏈結合 作。 C. 透過產業輔導與研發補助案,結合學研單位針對智能化設備與智動化 製程技術進行研發,發展產業聚落並吸引創新廠商進駐園區, 109 年 度中科及南科共引進 5 家廠商入駐園區及 1 家廠商擴廠,促成投資金 額計 8.24 億元。 (5) 建立暨維護智慧機械產業校正技術服務平台: 經濟部標檢局建立智慧機械產業校正技術服務平台,取得量測校正能量 的國際等同,提供產業國際通用的校正報告,執行校正服務 2,015 件次,提 供標準予智慧機械相關業者於長度、力量及振動等領域之量測追溯,提升其 產品品質,對象包含台達電、永進、台中精機、漢翔航空、東台、台積電、 士林電機等。 (6) 以跨校跨域教學策略聯盟方式,推動產學合作教育機制: 藉由問題導向教學模式 (Problem-Based Lear ning, PBL) 跨領域教學 模式結合在地之產業。各聯盟中心所連結合作之在地產業均超過 4 項。同時 配合所開設之 PBL 課程,建立逾 12 個實創平台,鼓勵學術界與產業界可共 同合作發展在地產業,以培育國家所需具創新核心能力之未來人才,培養產 業變革所需之人才。 2. 整合產學研人才能量 (1) 培育高階智慧製造人才:為支持智慧機械產業發展,藉由補助國內學研 單位與企業合作研究,每年可培育高階智慧製造人才約 500 人次。 (2) 外骨骼技術支援產業應用:整合產學研進行動力外骨骼之結構、動力、 控制、儲能和系統整合等關鍵技術發展,促進產業研發投資額達 4,000 萬元,技術移轉收入 234 萬 2,857 元,加速我國外骨骼技術研發,俾投 入國內工業、國防、救災等運用。 (3) 在學端人才培育: 109 年完成產學合作 75 案,協助亞崴、盈錫、慶鴻及 旭東等 136 家次企業參與產學合作計畫,培育智慧機械專業技術及跨領 域人才共計 1,238 人,充沛產業人才,縮短學用落差,解決人才缺口。 (4) 在職端人才培育:因應產業發展趨勢,與機械產業相關之法人公協會合 作辦理在職端人才培訓, 109 年共培訓 2,421 人次,協助企業升級轉型, 充裕產業智機化所需之人才。 96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