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臨床試驗之場域,引導醫療服務與周邊支持性產業發展。第二生技大樓提前 竣工取得使用執照,截至 109 年 12 月底止業核配予 20 家廠商、 41 單位。 第三生技大樓已於 110 年 1 月底契約開工,將可提供 50 單位生技標準廠房 供租用,預估可再創造約 900 人就業機會,帶動 75 億元投資。 3. 精進園區拓銷與扶育機制,南部科學園區設置「智慧生醫旗艦館」,以智慧 生醫為主軸整合軟硬體設施,展示聚落廠商之產品,並提供商務洽談空間及 教育訓練場地,同時以「新創醫療器材加速器 ( TransMedx) 」持續輔導臺灣 醫材新創公司成長及募資。 107 至 109 年間於 7 家醫學院校 ( 高醫、陽明、 臺大、北醫、中山醫,成大、國防醫 ) 設置骨科跟牙科教學中心,透過教育 深根增加國產品之臨床信賴,並鏈結國際學研醫機構,導入科技部南科管理 局醫療器材產品教學以拓展市場。 ( 三 ) 連結國際市場資源 1. 品牌臺灣,帶動國產品拓銷 衛福部指導建置 Taiwan Heal thcare+ 國際商貿整合行銷平台 ( THP) 推 介國際合作案,截至 109 年底合計展會、 THP 平台媒合及衍生商機等項目,帶 動產值累計達新臺幣 101.5 億元。 另外,持續透過籌組臺灣代表團參加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 (BIO Annual Inter nat ional Convent ion) 、 德 國 杜 塞 道 夫 醫 療 器 材 展 (MEDICA) 等 國 際展會,強化臺灣品牌露出與廣宣,建立臺灣醫材、藥品等品牌形象,提升 商機。促成全球 BIO 生技協會與臺灣生物產業協會合作, 108 年起持續在臺 灣舉辦 BIO As ia- Taiwan ,透過實體及線上展覽、媒合與生技論壇合併舉辦 方式,擴大國際參與,並藉由 BIO 全球性的一對一媒合平台 (One-on-One Par tner ing) 拓展國際商機。 2. 輔導業者取得產品之海外上市許可,拓展國際市場 經濟部工業局輔導廠商開發高技術門檻利基藥品,透過國際商機媒合,協 助廠商與國際廠商進行通路或產品技術之合作。截至 109 年底,共計補助 28 家 業者完成開發具國際市場競爭力之藥品共 45 項,其中 17 項已送件申請國外查 驗登記,並有 4 項已獲得國外查驗登記核可。 南部科學園區協助醫材產品於東南亞國家拓銷,截至 109 年底已有 43 家廠 商產品於 12 個南向國家獲得上市許可及銷售。 84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