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關國際協會以作標準制定參考,成為臺灣衛星通訊產業標竿,開創全新衛星 物聯網產業與應用的契機。 2. 透過法人科技專案鏈結臺灣生命之星、捷克 Pr imeCel l B ioscience 、捷克 國家科學院, 109 年共同投入 3,191 萬元,發展應用仿生皮膚產品,可用於 化粧品及醫材動物試驗替代模型,開 啟 人造皮膚新商機;此外,皮膚列印系 統中的 GMP 試驗工廠、生物墨水與仿生皮膚技術,透過臺捷雙方的企業合 作,展開歐盟行銷之路,鏈結國際市場。 3. 打造世大運選手村轉型為國際創業聚落,配合新南向政策,建立國際創業服 務虛實平台,營造與完善創新實證場域,促成海外創業實證合作案,加速商 業模式落地,行銷臺灣成為亞洲指標性新創國家之品牌形象。 4. 建置新竹生醫及產業育成中心,提供優質生技新創事業育成環境,促成廠商 獲得投資金額 2.35 億元;透過補助協助育成中心轉型「國際創育加速器」 13 案,形成創業育成產業化,完備創育生態系。 5. 產業解決方案淬鍊:輔導廠商發展智慧服務,進行解決方案技術淬鍊及場域 應用,協助擴散至更多的縣市及國際輸出,如:運用 AR/VR 打造沉浸式的 跨域英語學習平台,由臺北、南投、連江、花蓮、臺東五縣市為起點,後擴 散至高雄、新竹市;智慧養殖漁業透過 AIoT 監控設備導入,協助養殖戶即 時掌握水質變化,減少災損並提高產量,已輸出 100 組解決方案到印尼、汶 萊、菲律賓等國。 科技部 為促進國內產業技術創新,結合臺灣深厚科技新創能量,打造科技創新 創業平台,設立臺灣科技新創基地 ( TTA) 與加速器共同合作,鏈結國內大型企業、 竹科、中科、南科等企業組織,建立資源鏈結合作模式包含與團隊合作共創、試行 產業等,藉由建立新創活動對接平台,瞭解臺灣企業現正面臨產業轉型與升級關鍵 期之需求,並協助提供優質新創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予企業,以促使在地產業轉 型升級。 109 年度臺灣科技新創基地 ( TTA) 吸引 5 家國內外加速器 (SOSV-MOX 、 SparkLabs 、 BE Accelerator 、 IAPS 及 Techs tar s ) 進駐,累計培訓 388 家團隊 (國外 167 家),協助團隊募資新臺幣 52.07 億元。另為強化臺灣與國際新創鏈結, 吸引如 YouTube 創辦人陳士駿、 Gui tar Hero 創辦人黃中凱等具國際創業或投資 經驗之創業家返臺創業,及鏈結全球新創生態圈 38 家加速與育成機構。 為促進學研技術協助產業創新,科技部鼓勵產學共同「研究開發」,以「加值 54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