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永續及包容 資源永續 農委會 提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經營,永續生態資源利用 (4/4) 臺灣具有優越的地理與地形環境,蘊藏豐沛的生物多樣性資源,隨著都市化的演變, 無形中也對環境造成破壞,如何在科技發展的同時還能深入瞭解我國各種生態系的特性、 加強保育生物的多樣性、維持自然資源的永續發展,是當前所需面臨的挑戰。有鑒於此, 農委會推動「提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經營,永續生態資源利用」計畫,首次系統化長期 蒐集動物族群趨勢資料,並導入人工智慧開發可自動辨識動物叫聲的分析系統,分析速 度約人工方式的千倍,能大幅提升物種辨識效率及準確度。此外,透過結合醫療、照養 及野放訓練,已成功野放 15 隻石虎回歸野外。 科技守護生物多樣性 野生動物族群量調查是推動保育議題的關鍵,當族群量極低而有存續疑慮,或族群 量極高而造成人與野生動物間的衝突時,都會需要政府與民間採取行動。為建置全國野 生動物族群動態長期監測系統,據以訂定野生動物保育政策,農委會林務局建構臺灣本 島高中低海拔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網,並於 2019 年起納入保護區域及新增綠島及蘭嶼 等離島樣點,為我國首次系統化長期蒐集食肉目、偶蹄目、穿山甲及獼猴等動物族群趨 勢資料,如圖 4-26 所示。 聲音是許多動物重要的溝通方式,也是野生動物調查的重要指標。農委會特生中心 與實施友善農田的農友合作, 啟 動田野聲景調查,於田邊架設自動錄音機,記錄野生動 物的鳴叫聲,並開發具人工智慧的自動辨識動物叫聲分析系統,每小時可分析 250 小時 的錄音檔,分析速度約人工方式的千倍,且準確率可達九成,開創用聲音進行野生動物 生態調查的新方法,透過資料的持續累積,相信未來在物種辨識和準確度上都將有很大 的進展,如圖 4-27 所示。 讓石虎平安返家 近年來,隨著石虎路殺的新聞大量曝光,帶動人們對石虎的重視,本計畫的石虎保 育工作,包括對受傷及失去親獸教導的幼獸進行「野放訓練評估」,並以無線電追蹤或 自動相機監測的方式來瞭解牠們的活動情況或存活狀況,期結合醫療、照養及野放訓練, 讓野生動物傷癒返回野外時,有能力面對嚴峻的環境挑戰而生存下去 ( 如圖 4-28 及圖 4-29 所示 ) 。 170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