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模擬解析能力,在旱期可支援抗旱井選址與運轉之地下水安全評估,在平時則可協助優 化水權管理策略。此項成果於 2021 年上半年乾旱期間,同步運用於新竹科學園區抗旱 井鑽設調查。 在先進技術發展與應用方面,透過導入地電阻時序監測技術之地電阻率影像剖面, 可掌握特定區域因自然或人為抽補地下水產生之飽和度時空變化特徵及其變異機制,提 供高時解析的地下水文動態空間變化資訊。主要發現為,大樹地區夏季降雨時,高溫雨 水垂直入滲顯著,改變地下水體水溫,並反映在地電阻率變異;大寮與旗山的地電阻監 測可明顯掌握工業用井抽用水行為,其中大寮站的監測資料顯示,於豐水期間該區在現 有已核發水權量下,仍有豐沛補注之地下水可供調度使用 ( 如圖 4-22 所示 ) 。地電阻時 序監測技術可提供多維度的地下水文監測資訊,特別是在旱期可整合抗旱井操作,有助 於區域地下水安全監測網絡的建立。 圖 4-22 大寮區中油抽水站之地電阻動態監測結果。圖中 A 區緊鄰抽水井群, 豐水期之低電阻包持續增大,反映因降雨補注有豐沛之地下水 164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