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永續及包容 資源永續 科技部 區域地下水智慧管理模式及技術研發 科技部所推動「區域地下水智慧管理模式及技術研發」計畫,是與經濟部進行跨部 會合作之計畫,目的在發展高雄市政府計畫所需之核心技術,以支援地方政府地下水資 源之管理決策。計畫涵蓋大樹、大寮、美濃、旗山等地區,透過發展區域尺度水文地質 模式,導入新型態地球科學研究方法─地電阻,持續監測地下水資源動態,並發展分區 尺度地下水數值模擬評估工具,建立以科學資料驅動之分區地下水資源管理決策架構與 策略,開創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與水資源管理之跨域整合應用。研發成果已提供高雄市 政府水權管理及地下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援使用,並在 2021 年初,全臺灣嚴重旱災時期 大量抽取地下水作為備援用水時,提供了相當重要的水資源管理參考資訊,突顯了地下 水智慧管理技術的重要性,並可作為未來因應極端旱象再次發生的災前整備、災中應變 與動態管理之用。 氣候變遷雨量不均,區域水資源調度成顯學 全球氣候變遷導致極端天氣日趨顯著,我國於 2021 年初遭遇嚴重的「百年大旱」, 權責機關面臨區域水資源調度、地下水使用量增加等問題。透過充分掌握南部地區地下 水資源特性,提升區域尺度地下水資源評估能力,支援地下水資源管理與開發策略,將 有助於穩定整體水資源調度彈性,提升南部區域供水安全保障。 在推動策略上包括進行屏東平原地下水長期變化趨勢之歷史水文資料分析,釐清 2009 年莫拉克颱風前後之地下水位差異及成因,整合地文、水質及污染源調查資料,篩 選伏流水資源開發潛勢場域,並評估不同抽水情境對地下水位及污染物傳輸的影響,為 後續地下水資源開發決策提供科學佐證。 發展地下水智慧管理,因應水資源調度壓力 現有水文地質資訊與地下水監測井,受限於解析度往往使得在區域地下水管理與決 策應用上出現重大資訊盲點,而如何應用高雄市政府計畫建置的物聯網即時傳輸地下水 監測平台,實現智慧地下水管理運作機制更是這個跨部會合作的重大挑戰。本計畫透過 建置大樹、大寮、美濃與旗山之分區水文地質概念模式,並提出「地下水資源評估與管 理之水文地質概念模型建立方法建議」,整合區域尺度水文地質模型,細緻化區域數值 163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