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創新領航 人工智慧 經濟部 人工智慧技術拔尖與產業領航計畫 (3/4) 本計畫扣合行政院「臺灣 AI 行動計畫」,從臺灣利基領域出發,研發可落地產業化 之垂直領域 AI 應用解決方案,並以自主 AI 技術加值軟硬體,協助業者升級。目前已於 製造業、醫療業、服務業分別建立多項成功典範案例,未來透過軟硬整合擴大應用,可 持續完善臺灣 AI 生態系。 人工智慧技術面臨國際挑戰,需強化產業化技術及應用 當前先進國家積極發展 AI 新興應用,然而國際大廠提出之解決方案雖功能多樣、通 用性高,但對垂直領域特性與中文支援程度較不高,難以符合臺灣產業之需求;此外, 中國新經濟龍頭如阿里、百度藉著巨量資料及雲端運算優勢建立產業影響力,特別是爭 奪華文語言自然處理技術的主導權等,將是產業發展主要面對的外部威脅所在。本計畫 透過產業化技術開發與應用,著重於發展 AI 典範應用,以期帶動國內業者先期導入,並 淬鍊 AI 核心技術,藉以擴散研發能量至產業,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島。 建立成功 AI 案例,提升產業導入人工智慧之意願及能力 臺灣雖部分產業擁有資料優勢,但缺乏符合產業落地所需之 AI 應用技術,或企業因 欠缺資料整備與機敏資料處理經驗、 AI 專業人才不足、投資成本考量等,難以蒐集巨量 資料以自主發展 AI 技術;雖高階製造業者近年陸續投入人工智慧領域,然整體成熟度尚 且不足。本計畫策略作法為:透過建立成功的 AI 案例,實證 AI 成效後,提高產業對導 入 AI 的意願,帶動更多業者投入,以達成擴散效果。 製造業 AI 化:首套可跨產業之製程優化技術,加速研發、大幅提升產能 自主研發我國首套可跨產業應用之貝氏最佳化製程參數優化技術,已導入全球第 3 大石化合成酚製造商之裂鍵反應製程,平均提升 2.5 % 產率,單一產線每年可降低 2 千 萬的生產成本,協助石化業降低生產成本,穩固市場與利潤;本技術也成功跨域應用於 光電製程配方參數研發,提升 62.7 % 的品質改善率 ( 如圖 4-18 所示 ) 。 醫療業 AI 化:國際級 AI 醫療影像辨識技術,助醫病掌握黃金治癒期 全球獨創能自動偵測標示糖尿病視網膜病徵位置的產品,還具備黃斑部病變辨識 功能,可有效輔助非眼科醫師進行病變程度的判讀。並與醫材業者共同發展我國第一套 15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