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創新領航 韌性科技 交通部 海洋及交通運輸防災技術研究計畫 (3/4) 建構臺灣海象及氣象災防環境服務系統計畫 (4/4) 氣象雷達災防預警技術提升計畫 (2/6) 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發生的機率升高,且頻繁造成臺灣社會 與經濟鉅大災害損失,因此,交通部結合氣象預測及道路運輸兩大專業,積極投入災防 科技相關研發,已應用之亮點成果包括建置「花蓮海岸公路浪襲預警系統」提升台 11 線 預警能力;建置「臺灣極短期定量降水預報整合系統」,提供作為 1-3 小時即時天氣預 報之重要參考依據;建置「船舶航行安全風險評估模型與監測系統」提升船舶於海上航 行與港灣碇靠的安全;建置「海象災防網」、「衛星產品整合平台」,透過創新地理資 訊技術進行災防應用,提升政府防、救災服務效能。 極端天氣頻仍,科技輔助災防刻不容緩 臺灣暴露於氣候變遷導致的諸多風險中,不僅高溫、暴雨等極端氣候事件加劇,來 自海上的潮濕氣流或颱風所引起的豪雨、湧浪及暴潮等現象,亦將危及本島陸域及海域 的安全,社會大眾與政府防救災權責單位對於各種即時的海象氣象資訊需求亦與日俱增。 因此,整合並提供即時的海象與氣象資訊服務,可增加政府的預警及防災能力,有效降 低各種災害之損失。 發展海洋及交通運輸防災技術,提升防災預警系統及監測能力 運輸系統為國家經濟發展命脈,舉凡旅客運輸或貨物移動,均需仰賴安全及便捷的 交通環境。因應大規模、複合性災害機率增高,應強化風險管理機制與調整災前整備內 容,並提升防災預警系統及監測能力,「海洋及交通運輸防災技術研究計畫」積極推動 運輸防災技術研發,主要成果如下: 1. 針對台 11 線建置「花蓮海岸公路浪襲預警系統」,以單一畫面網頁方式, 提供台 11 線人定勝天路段之 24 小時浪襲預警資訊,作為浪襲封路之輔助決 策參考。 2. 介接氣象局即時風浪預報以及航港局船舶自動識別系統 (AIS) 之大數據資料 庫,建立自動化颱風波浪警示與預測介面,提供 6 小時以上之預測結果,並劃 設警示範圍,列出應提出警示的船舶資訊,供管理人員應用,如圖 4-12 所示。 151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