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提下,優先推動畜電共生,再發展漁電共生,使農業與綠能共存共榮,協助 農民增加額外收入,確保農地農用,共創農電雙贏。 12. 鼓勵農業法人、學界及業界研發投入,整合上、中、下游產業能量,近 4 年 完成 63 項計畫,獲得專利 17 件,促成 20 項技術移轉。具體事例包括預熟 米加工機械與智能化生產線,具有長期保存、簡便即時特性的預熟米,可望 對應當今消費者追求簡便快速的飲食需求,並作為防災應急的儲備措施。 13. 交通部完成刺鯧採樣調查,進行生殖與形態記錄,完成西南海域刺鯧漁期與 底拖網船作業漁場調查,建立刺鯧漁獲資料庫,透過漁獲資料庫月別資源量 變動解析刺鯧漁期,結合標本船作業位置產出西南海域刺鯧季節別漁場變化 圖。 14. 交 通 部 依 循 全 球 氣 候 服 務 框 架( Global F ramework for Cl imate Serv ice, GFCS ),以「公民咖啡館」互動模式舉辦「 109 年度養殖漁業 氣象跨域交流工作坊」,以及舉辦 8 場農漁業氣象應用服務推廣講習座談 會,加強跨領域的討論,讓資料提供可以確實切合使用者的需求,有助於氣 象局瞭解實作單位的需求並將建議納入後期的規劃,適時調整計畫執行方 向,加強氣象資訊服務的成效。 ( 二 ) 建構農業安全體系 1.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 E) 於 109 年 6 月認定我國臺灣本島、澎湖及馬祖為不 施打疫苗口蹄疫非疫區,顯示我國防疫有成,保護國內養豬產業達 710 億產 值,更促進國產豬肉外銷國際之競爭力。另精進非洲豬瘟診斷方法,完成斃 死豬、化製場及市場等檢體、野生動物、邊境管制採樣 ( 含沒入肉製品檢體 ) 之非洲豬瘟抗原檢測,配合我國行政措施,有效防堵非洲豬瘟入侵臺灣養豬 產業。 2. 配合化學農藥十年減半政策推動,本會加強盤點高用量高危害化學農藥,自 106 年起已陸續公告禁用 15 種、限用 42 種農藥的禁限用期程,提高學名藥 上市門檻,並自 108 年起陸續評估 367 種有效成分,逐步淘汰老舊農藥。另 健全農藥管理制度,至 109 年累計核准公告 10,940 項蔬菜、水果及水稻等 作物之農藥延伸使用範圍,同時亦請衛生福利部配合增修訂 2,975 項殘留農 藥安全標準,以兼顧植物保護需求及農產品衛生安全。 3. 開發「農產品食安追溯戰情室」線上平台監管食安,建立食安追溯鏈,整合 本會三章一 Q 與教育部校園食材資料,供全國超過 3,000 所高中、國中小學 111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