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4. 積極發展智慧農業促成智農聯盟組成,加強輔導農民及農企業,累計已成立 7 個示範智慧農業聯盟提升產值 10.2 億元,如乳牛場使用機器人聯盟,協 助酪農戶進行智慧化升級、建立後勤維修體系,讓我國生乳產業邁向智慧化 發展;促進業界科技創新計畫、農漁畜業者投入智慧農業業界參與計畫累計 133 案,廠商出資之配合款金額達 5.2 億元,促成農企業投資智慧農業軟硬 體累計 17.9 億元。 5. 利用航遙測影像建立 4.3 萬公頃養殖魚塭面積,因應 110 年 COVID-19 爆 發對養殖漁業影響,作為辦理養殖漁業生產調節獎勵作業申請受理使用及後 續驗證,提升災損鑑定,準確率由 75~90 % ,透過人工檢核達到 95 % 準確度。 6. 選育耐逆境、耐病蟲及特殊功能性等品種,如水稻高雄 148 號、黑豆臺南 11 號、毛豆高雄 13 號、芒果台農 3 號、桃台農 10 號、 11 號、苦瓜花蓮 7 號、 南瓜種苗亞蔬 3 號、木虌果臺東 1 號、苞舌蘭臺南 3 號、 4 號及文心蘭台中 5 號等育成新品種計有 46 項,確保生產穩定,推廣優質機能性且適應性廣品 種。 7. 辦理林下經濟永續經營可行性之研究,盤點林下經濟品項,除已發布之段木 香菇及木耳、臺灣金線連、森林蜂產品等品項外,尚在進行 10 項品項試驗 及 3 項品項確認食用歷史、疫病及病蟲害防治、苗木供應鏈等事項。 8. 推廣 250 萬頭豬投入沼氣再利用,減碳效益為 4 萬公噸以上 CO 2 e/ 年,促 成 8 間廠商投入投資沼氣相關再利用與農業資源循環應用設施或設備共計約 4 億元。 9. 完成 LNG 模廠養殖及管理技術建置,示範場域 2,728 平方公尺面積,進行 大西洋鮭魚、牙 鮃 、仿刺參及皺紋盤鮑等養殖物種試驗研究,建立最適合的 養殖經營管理策略,每年生產收益估可達 2,255 萬元;完成秋刀魚漁場海 洋環境資料及海況預報效能,預測模式提供秋刀魚漁獲出現機率最佳可達 73 % ,提供 42 艘秋刀魚船使用,提高漁民找尋漁場效率。 10. 促進循環資源再利用 33.5 萬公噸 ( 包含稻草、廢棄菇包、果樹修剪枝條、 禽畜糞便等廢棄物 ) 減碳 20.8 萬公噸 ( 約 535 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附量 ) ; 推動循環料源交易媒合與穩定供應,導入溯源追蹤模式示範。推動農業循環 產業發展聚落,建置 12 處有機循環園區,再利用率 90 % 以上。 11. 協助漁電空間規劃,完成文蛤及虱目魚等 4 種魚貝養殖試驗,皆符合法規規 定之 40 % 遮蔽率維持 70 % 以上產能。秉持維護農民權益及農業永續發展前 110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