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附錄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高,未來希望可持續安排以現有技術應用為主之訓練,以提升運安會測繪人員現場 作業熟練度及 GI S 整合能量。 四、建立運具工程失效分析能量 ( 一 ) 鐵道車輛系統動態分析 109 年僅使用車廂、車輪、轉向架之簡化模型,以 S IMPACK Rai l 軟體內各設 定係數進行模擬,先掌握軟體模擬特性; 110 年預定將模擬模型複雜化,列車模型 能更符合實際運行狀況,後續將持續建立臺灣各型鐵道車輛建模,以進行不同情境 模擬。 ( 二 ) 結構碰撞分析 109 年先以大客車的翻覆 / 碰撞為案例,研究大客車的翻覆及動態碰撞時候的 車體結構擬靜態 / 動態非線性的反應, 110 年擬以蝶戀花大客車事故為案例,試圖 還原當時事故大客車所受之結構碰撞與破壞經過。 ( 三 ) 導入多體動力學分析技術 持續以國內合宜鐵道事故案例進行模擬練習,以增加事故分析模擬之能力。 ( 四 ) 蒐集國外鐵道調查技術 未來將持續蒐集國外鐵道事故調查報告,並挑選合宜案例進行模擬練習,以增 加事故分析模擬之能力。 五、建置整合性安全調查方法與分析系統 ( 一 ) 發展多模組運輸事故安全調查方法訓練課程 後續除先對現有調查人員執行加強訓練外,規劃將多模組運輸事故安全調查 方法訓練課程納入調查人員訓練手冊中,並持續增加不同運輸模組之範例與說明, 以協助不同領域事故調查員熟悉系統化之安全調查方法,並視業界需求提供訓練支 援。 ( 二 ) 建置鐵道模組安全調查作業系統 後續將依據調查員之使用經驗優化系統介面與功能,並依據 109 年之建置經 驗,於 110 年分別建置水路、公路模組之安全調查作業系統。 ( 三 ) 發展鐵道模組安全調查方法指引手冊 後續將依據調查員之使用經驗優化指引手冊,並依據 109 年之手冊發展經驗, 於 110 年分別建置水路、公路模組之安全調查方法指引手冊。 六、建置多模組人為因素分析技術 ( 一 ) 建置水路、鐵道與公路駕駛班表疲勞風險評估分析系統 540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