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附錄

( 三 ) 更新改版國際紀錄器調查員小組網站 強化成員參與,並提高非航空模組相關討論區之利用率。 三、事故現場快速測繪技術 ( 一 ) 建立多模組事故現場蒐證程序 因運輸事故現場可能位於任何場域及時段,雖嘗試將過去現場測繪經驗系統化 匯整為參考指引文件,然程序處於剛建置之階段,尚須經過教育訓練內化、更多演 練之驗證、甚至於實際現場作業中發現其不足之處或與其他調查模組現場測繪作業 之分工磨合,皆需進行滾動式檢討修正,而測繪工具亦會隨相關技術之發展日新月 異,手冊僅為其開端之一,將隨未來更多現場作業及整合經驗更新以期更接近實際 作業所需。 ( 二 ) 導入中短距 L iDAR 掃描技術 運安會具備快速大範圍無人機空照系統、中短距地面光達、手持式掃描儀、點 雲資料處理系統等能量,可高效率及短時間內完成現場調查作業,未來將持續利用 該 L iDAR 掃描系統進行不同情境之實測演練,並完備相關掃描操作程序。 ( 三 ) 建立大範圍高精度之無人機空拍系統 配合民航法無人機管理規定之施行,完成無人機系統之初步建置,並協助相 關操作人員取得專業操作證,然現有無人機系統之定位精度仍為消費級 (1 至 5 公 尺 ) ,作業成果仰賴地面高精度衛星測量修正 ( 公分級 ) ,未來期望能升級至動態定 位 (RTK) 系統,長遠規劃則待相關科技成熟後,評估建置具備少人數可攜性、經濟 性及作業效率之無人機空載 L iDAR 系統之可行性。 ( 四 ) 強化點雲資料處理技術 掃描點雲資料龐大,電腦軟硬體在計算與模擬都面臨許多問題,小物件處理不 會有太大問題,但是對於大型物件仍需簡化點雲資料;此外,亦需建立系統化數位 建模方法,將點雲資料轉換為實體曲面模型。 ( 五 ) 盤點國內相關單位現場測繪能量 從高精度衛星測量、水下定位、無人機到空載光達技術,國內產官學界測繪能 量充沛,計畫執行期間所收集資訊及了解之技術能量僅為其冰山一角,希望在未來 持續收集相關資料並觀摩各式技術,除評估其應用於運輸事故現場測繪之可行性之 外,並持續擴充既有之能量快速參考清冊,使運安會測繪能量發展能與時俱進。 ( 六 ) 辦理模擬大型事故現場快速測繪整合應用訓練 109 年應用訓練因包含程序演練,實際技術示範部份比起應用部份比重來得 539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