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附錄
二、重要量化指標統計 績效指 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達成值 重要效益說明 論文 國內外期刊與會 議論文發表 238 篇 藉由論文發表於國內外期刊或國內 / 國際研討會,有 助於提升學術成果,並提高我國於相關基礎研究、技 術發展之能見度,可作為後續應用及管制機關決策之 參考。 研究 / 技術報 告 研究 / 技術報告 篇數 763 篇 呈現研發之成果及後續研發的重點與方向,使研發技 術與經驗得以交流與傳承,並增加技術能力。此外, 亦可提升核安及除役管制技術能力與判定效能品質。 人才培 育 培育原子能及其 他跨領域人才 118 人 培育原子能管制及其他創新產業跨領域人才,以支援 政府原子能安全分析,孕育學用合一之產業技術人才。 合作團 隊 培育原子能及其 他跨領域之研究 團隊數 24 組 培養原子能及其他跨領域之研究團隊,藉以充實研究 能量。 專利 核准國內外發明 專利 63 項 23,908 千元 建立新穎技術之專利佈局,保障未來技轉業者時之投 資與應用價值。 技術移 轉 技轉 ( 含先期技 術 ) 國內廠商或 機構件數及金額 ( 千元 ) 6 項 4,623 千元 提供創新專利或技術移轉業界,協助製程改善,提高 產品效能,促進產業升級,跨足全球市場。 技術服 務 技術服務件數及 金額 ( 千元 ) 165 件 780,528 千元 推動技術服務工作,擴大產業交流,提供業界及學研 機構技術解決方案,擴大研發技術之應用效益。 形成課 程、教 材、手 冊或軟 體 辦理安全管制相 關課程及教材 6 份 藉由相關教材、文件之應用,除可提升第一線應變人 員輻射災害應變之能力,另可作為公眾瞭解我國放射 性廢棄物安全管制現況與相關資訊之參考;透過國立 屏東科技大學開辦之「輻射與安全及災害防救環境教 育」課程,有助於學生建立輻射防護基本觀念與原理。 共通 / 檢測技 術服務 及輔導 辦理檢測技術服 務及輔導 5 輔導培育檢測人力,強化專業知識及分享實務經驗, 除可作為輻射災害放射性分析檢測備援能量,亦協助 國內食品與環境輻射樣品檢測工作。 調查成 果 海水放射性核種 分析 312 件 完善國土海域輻射資料庫,提供政府施政決策參考。 規範 / 標準或 政策 / 法規草 案制訂 參與制訂之政策 或法規草案件數 5 份 完善放射性廢棄物、輻射災害應變,及輻射防護管制 相關規範,有助於提升管制機關量能。 資料庫 建置資料庫數 2 個 完成輻射災害第一線應變所需模擬決策推演系統初期 規劃,並建立可供展示之擬真系統,及輻射災害應變 資訊平台項目雛型,有助強化災害現場之應變與決策 效能。 525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