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附錄
葉大學等單位有多個跨國比較研究。並發表 2 篇「高度被引用」論文。 6. 人文領域提出都市運輸系統績效衡量模式,透過建構一混合網路資料包絡分 析 (MNDEA) 模式,並考量投入分享變數、運輸政策與外在環境變數對此運 輸系統之效率與效能的影響研究。並以臺北捷運系統進行實證分析,此一模 式可同時提供整體系統及其子系統之績效管理;相關研究成果除發表於區域 領域國際期刊,亦可應用於路線別或多運具之運輸系統績效衡量,有效提升 運輸管理效能。 7. 因應國際科技快速變化,配合國內先進研究發展對價格所費不貲的尖端研究 設施的高度需求,國研院秉持建構研發平台以支援學術研究之精神,透過 建置世界級半導體整合的開放式研究環境、完整之儀器技術工程平台與核 心設施、開放與共用之雲端運算與大資料服務、地震工程及相關研究所需 之研發平台、標準化及國際認證的實驗動物設施、福衛系列之衛星資料、 CONCERT 與 NDDS 服務及勵進研究船等海洋大型共用平台及設備等,完 成組件國家海洋研究船隊,以支援尖端基礎研究,發揮先進核心設施的最大 效益。 109 年完成產學研界使用國研院各實驗研究中心研發服務平台件數為 78,841 件、發表論文數為 3,378 篇、人才培育推廣人次達 29,935 人次。未 來在服務、研發、育才、營運等方面將持續提供優質平台服務支援基礎研究, 進而提升科研資源整合綜效,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 設」及「優質教育」之目標。 8. 善用災防創新科技支援政府防減災工作,並強化災害情資結合民眾生活:國 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持續研發災防科研關鍵技術並協助政府強化災害防救作 業效能,如所建置「災害情資網」已彙整各機關超過 558 類巨量災害監測資 訊,提供中央與地方政府防災人員即時掌握災害情資;「災防告警細胞廣播 服務」提供各災害業務主管機關發送 22 類災害示警服務 ( 如地震、颱風、道 路預警封閉、土石流、新冠病毒疫情等 ) , 109 年計發布 2,475 則災防告警, 民眾可透過智慧型手機即時接收警訊;推廣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L INE@ 官 方帳號,已提供超過 116 萬民眾訂閱在地化 33 項災害示警服務。 9.109 年度使用國輻中心光源設施執行實驗計畫 1,755 件,實驗人次 11,358 人次,實驗設施服務時數 121,000 小時,用戶發表於國際知名科學期刊共 計 445 篇 SCI E 論文,此外近五年度產出論文平均影響力逐年躍升,至 109 年度達到 8.22 ,科研成果質與量均屢創新高,且多篇論文獲選為重要國際期 411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