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附錄

績效指 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達成值 重要效益說明 其他效 益 ( 科 技政策 管理及 其他 ) 其他─環境資料 服務以共通標準 交換介面提供各 界應用案例累計 數 929 項 環保署環境資料開放平台,提供逾 929 項 Open API 提供各界應用。 Open API 應用案例連結 https://data. epa.gov.tw/api/v1 其他─推動公民 參與機制與參與 族群累計數 126 件 已於 108 年度依應用主題需求,建構各類資訊應用服 務,提升業務部門行政效率與優化其為民服務內容, 公民參與累計數達 122 件。 為利資料來源端之業務同仁能理解資料品質概念,以 助於後續資料品質之改善,歷年均辦理相關人才培力 作業,例如於 108 年 5 月邀請國發會至環保署辦理開 放資料品質教育專班,建構同仁對資料標準之概念; 然而 109 年於正值新冠肺炎期間,為持續強化業務 相關同仁對環境資料開放等系統操作與應用之資訊職 能,於 109 年 4 月 28 日至 5 月 15 日間辦理 4 場次環 境資料開放教育訓練,就系統面向本署同仁介紹新版 環境資料開放平台 ( 新 OD 平台 ) 與環境資源資料交 換 (CDX) 平台資料資料上傳與管理,就資料面,持續 深化同仁資料集標章品質概念,並以符合白金標章為 本署推動目標。期待釋出之資料集有助各界運用,本 系列課程共計 176 人次參與。 其他─空氣品質 感測點布建 10,011 點 空氣品質感測點布建至 109 年完成 10,011 點,另尚 有 300 點刻正布建中,預計 110 年 3 月完成後可超過 10,200 點布建目標。提升臺灣空氣感測網完整度,可 供環保局在地應用及輔助環保稽查工作。 其他─打擊污染 熱區 15 家 打擊污染熱區 15 家次:透過環境智慧執法,對空氣排 污業者達到嚇阻作用,維護民眾生活環境品質。 三、科技研發績效對機關總體施政之貢獻,以及對科技政策落實之貢獻 環保署結合國際環境議題及科技發展趨勢,持續推動前瞻科技對環境管理的應用, 如:碳與鉛同位素之鑑識技術、綠色產品衡量指標之擬訂、化學物質安全使用資訊平台 之整合、空污危害與健康防護之防制策略等。並與跨部會維持密切合作,同步擴大資源 及成果效益。環保署歷年來投注眾多心力於環保創新科技研發相關項目,成果貢獻如: 以空間圖資為核心,提供災防發生時之空間視覺化危害資訊、將環境用藥抗藥性資料提 供相關單位作為藥劑使用參考、轉化焚化再生粒料作為磚品料源,推動與落實循環經濟、 透過化學雲資料庫平台普及民眾化學物質之知識、解析空氣污染特徵,建立全島環境空 間推估模式、完成光污染及振動等物理公害指引以作為預防之參考、加強企業對綠色採 購之認同,促進產業之綠色經濟發展及減少環境負面衝擊。除上述階段成果,環保署前 瞻計畫積極拓展物聯網發展科技輔助環境治理之成效,期引領臺灣成為全球環境科技治 理之標竿國家,並將經驗輸出分享至全球各國。 349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