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附錄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之科技研發績效 科技施政 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 % ) 執行數 ( 千元 ) 執行成果與效益 推動空氣污 染防制行動 方案,改善 空氣品質。 空污危害與 健康防護之 防制新策略 (1/4) 19,550 4.0 19,550 1. 各測站金屬元素成分濃度分布 顯示,板橋站有交通排放或燃 煤燃燒影響特徵,忠明站受到 鋼鐵業和交通排放影響明顯, 斗六站有生質燃燒、煙火、交 通排放、燃煤燃燒影響特徵, 嘉義站生質燃燒現象明顯,又 有煙火和燃煤燃燒的貢獻,小 港站顯示出鋼鐵業排放、交通 排放、燃煤燃燒影響特徵。 2. 近年來各地有機碳 (OC) 與無 機碳 (EC) 有減量趨緩或持平 趨勢,有些季節甚至有機碳 (OC) 與無機碳 (EC) 是 PM2.5 主要化學成分,表示移動污染 源有逐漸成為主要污染貢獻源 的趨勢。移動污染源除了貢獻 PM2.5 碳成分外,也是 NO3- 前驅污染源之一。因此,改善 PM2.5 需要注重交通污染排放 的改善。 3. 污染源推估成果顯示,就地區 污染特性區分而言,東部及 中部以北的移動污染源與中 部以南的工業鍋爐為該地區對 PM2.5 質量濃度影響較大污染 源因子;以季節區分而言,夏 季移動污染源為最大的污染源 因子。可根據區域及季節制定 相對應的管制策略。 善用科學技 術,加強污 染或高風險 污染源的監 測、落實資 訊公開。 水體環境污 染感測、鑑 識調查與物 聯網應用研 究開發計畫 (4/4) 45,038 9.3 44,783 1. 應用新穎之電化學與光學分析 法搭配抽換式無線通訊模組, 研發與精進包括: pH 、溫度、 導電度、重金屬、餘氯與濁度 等即時線上水質感測元件,組 裝適用不同應用場域之廣布型 感測器,提供未來各單位環境 水質感測系統建置。 2. 研發感測技術可提升國內競爭 力,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邁向智 慧城市,加速國內智慧監測與 雲端服務產業,建立新興水處 理服務產業,提升產業競爭力。 建置水科技物聯網平台,以自 動化處理,達到預警、通知、 管理功能,創造高效率分析應 用。 340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