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附錄
規律運動的男性有較高的可能性發展為較常從事課後運動。建議應及早開始課後運 動的介入,規劃促進方案時更應考慮不同性別的發展差異,以及影響因素的性別差 異。前述結果發表於 BMC Publ ic Heal th 。 重要措施 4. 創新科技建立重要及新興傳染病風險評估網絡並提升疫苗開發及緊急生產能 量 一、維運高品質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及研發通報新技術:完成中小型醫療院所適用之法 定傳染病 API 通報服務元件開發;維運「運用醫院電子病歷進行傳染病通報計畫」 及「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持續以自動通報方式傳送資料。 二、強化跨域及跨機關資料交換加值運用及分析:新增與健保署介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 炎相關就醫資料;與臺大團隊運用登革熱 open data 資料,以 MST -DBSCAN 演 算法,評估登革熱時空演變情況。 三、持續推動新世代防疫資訊架構:建置「物聯網 ( IoT ) 室內空氣品質感測系統」,應用 於空氣及飛沫傳染病防治工作;應用新興技術,自行開發簡易型紅外線體溫監測儀、 COVID-19 Google As s i s tant ChatBot 等。 四、開發傳染病快速檢測試劑、套組或平台:建置 Scrub typhus , Ricket t s ia typhus 傳染病 mul t iplex taqman probe 核酸快速診斷系統,更具及時性與專一性。另 完成高靈敏度與高專一性 SARS-CoV-2 分子檢驗方法,將該方法導入指定檢驗機 構,擴大檢驗量能超過 10,000 件 / 日,有效提升實驗室檢驗時效與能量。 重要措施 5. 運用科技精進食品安全監管機制 食品管理導入預警思維,透過預警資訊分析、新穎技術研發及安全評估研析等三大 面向,強化食安事件之預警及非預期物質之發掘能力,並提升防止危害物質進入食物鏈 之防禦機制。 109 年新增 167 項邊境抽驗預測模型之特徵因子 ( 累計完成 292 項 ) ,經 納入深度學習風險模型,抽驗查獲命中率較現行機制提升比例為 450 % ;新增 20 項添加 物檢測,已可同步篩檢 140 項食品非法 / 合法添加物;完成建立證據權衡評估平台,可 快速獲取致癌性、生殖與發育毒性之預測結果;完成 101 項進口農產品農藥殘留容許量 之評估,產出 18 種農藥 99 項容許量建議數值,以及完成 30 項食品原料安全性評估或 判定是否為非傳統性食品原料問卷審查,累計完成研提 326 項評估建議等,大幅提升非 預期物質檢驗效率。另已完成實驗室之基本、分析及維運監控等設備盤點,完成辦理檢 驗方法英譯、教學影片、實地推廣、快篩試劑套組審核及篩檢產品公開平台等多項業務, 並藉由串聯食品雲、化學雲與跨部會資料及透過大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等技術,完成風 險偵測系統建置。此外,為建立接軌國際化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成 4 項食品管理規範, 281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