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附錄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伍、檢討與展望 隨著我國在資通訊科技、 AI 人工智慧、數位 5G 與物聯網技術發展到越加成熟,智 慧化生活已逐漸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然而新農業科技策略之發展規劃亦順應趨勢而轉型 提升,擴大產官學研在不同領域專業知識之整合,共同落實跨域技術開發鏈結產業應用, 更為農產業帶出新的跨域合作研發模式與經濟服務體系,以積極面對與解決對極端氣候 災害挑戰、自然環境資源永續利用、農事勞力缺工、傳染病與新興病毒等多項問題,提 供科技解決方案,促使農業能達到高效率、重安全、強韌性之農業產業情境。 因應後疫情國際情勢影響,我國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農業需優化糧食安全, 提高自主供應、提升安全庫存、提高物資調度流通及強化技術研發,管理生產資材穩定 供應,適時調整生產替代,以確保糧食自主,主要糧食稻米、蔬果、禽畜與水產品等消 費供應鏈無虞。同時持續強化跨域科技合作與導入,進一步提升「農業活動精準性」 (Preci s ion) ,讓選地、育種、生產更具規格化,運用智慧科技精確管理生產流程 ( 投藥、 灌溉、施肥等 ) 與產量預估,降低自然資源浪費與環境友善。另透過逆境品種、智慧省 工機械、冷鏈保鮮技術等,提升「農業生產韌性」 (Res i l ience) ,讓動植物更能適應極 端氣候挑戰,面對諸多環境風險及勞力缺工等因素下,仍可維持穩定及高質量的能力, 同時在面臨不可抗拒天然災害下,加速其調適與恢復能力。 未來農委會已規劃強化農業用水管理調度,發展節水農業技術,完成主要農業區用 水風險管理,整體農業科技施政,以「提升農業基盤研發量能」與「整合新興跨域科技」 為主軸,活化整體農業研發動能,並投入因應氣候災害管理風險、新興育種科技、供應 鏈數位管理、跨域多元加值等重要議題區塊,協助政策推動將過去注重生產品質提升要 求到貨品高質與多元化 ( 例如採後處理、冷鏈、多元加工 ) ,同時,對於環境資源永續利 用與增裕亦將投入一定比重,期結合新農業產業創新方案 2.0 的各項政策與措施,打造 可預測性之安全生產體系,同時發展前瞻新科技,邁向高恢復力之韌性永續農業,以臺 灣深厚的農業科技實力,打造「科技創新、生態永續、價值共享」的科技新農業。 276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