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附錄
改善 12 % ;完成高解析度 (1 公里 ) 區域決定性預報系統之測試平台建置,進 行每日 2 次,提供未來 36 小時之預報,相對於 3 公里之預報,地面濕度預 測能增進達 9.7 % ;發展氣象加值預報產品,新增臺灣 3 至 4 週溫度預報產品, 與建置具有物理概念之臺灣夏季降水統計預報系統,此預報方法可提供臺灣 災害性事件季節預報產品,及完成 25 測站月季雨量綜合預報指引技術開發。 2. 在應用氣象資訊服務方面,氣象開放資料至 109 年為止,累積開放的子資料 項目達 496 項,與累計達 69 個 4 顆星等級資料項,及開發 1 項觀光領域 5 星等級鏈結資料,提供跨領域之高自由度整合 API 開放資料服務;完成全臺 縣市氣象預警資訊整合顯示服務平台網站 (MetWatch) 之建置,至 109 年 底計有 24 個相關業務單位使用該平台氣象資料進行參考;於 109 年完成北 部近海小區域海面天氣預警特報之文字及語音產品之自動化產製作業;完成 5 個新一代劇烈天氣監測系統 (QPEplus ) 客製化系統,包含觀光局版、臺東 縣政府、高雄市政府、花蓮縣政府及桃園機場客製化版本;訂定豪雨特報之 大豪雨等級短延時門檻 (200mm/3hr ) 及作業程序,並於 3 月 27 日首次發 布。於 109 年 6 月 30 日推出「鄉鎮沿海預報」服務,針對濱海鄉鎮或島嶼 共 120 個沿海區域提供未來 48 小時之逐 3 小時海氣象預報資訊,讓使用者 更能掌握海氣象變化時序,以利各項沿海活動之參考使用。 3. 在 增 進 颱 風 數 值 預 報 模 式 技 術, 以 提 升 路 徑 預 測 準 確 度 方 面, 完 成 TWRF2.4( Typhoon WRF15/3km, 2020) 新 版 系 統 上 線 作 業, 最 近 5 年 (105-109) 平均之 24 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降低為 70.5km ,相較於前一 5 年 (104-108) 平均之 24 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為 74.5 km ,準確度提升達 5.4 % 。另持續執行颱風之飛機偵察及投落送觀測任務,將投落送觀測資料即 時納入模式進行颱風結構及強度分析,有效改善颱風模式預報結果。 4. 在發展氣象觀測與分析技術方面,利用日本新一代同步衛星近即時、高解析 觀測資料,產製大氣亂流警示初步產品,提供航空器飛行路線產生對流可能 性,增進飛航安全,並產製氣膠光學厚度和臺灣 PM2.5 濃度偵測初步產品, 供環保署分析境內與境外近即時監測空氣品質變化趨勢,擴大遙測資料之應 用效能與服務。 5. 在跨領域氣象與氣候資訊應用交流,氣象局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合作, 共同組隊「健康氣象 e 起來」參加「總統盃黑客松」競賽,建置使用氣象預 報資訊結合疾病風險之健康氣象預警平台,最終獲得卓越團隊獎項。以「公 231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