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附錄

交通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3) 執行過程中廣邀國內外航商、承攬業者、銀行、保險業者、港務公司、 航港局等相關航港生態系統之利害關係人參與,共同進行前瞻性知識交 流與議題探索,有助凝聚航港領域前瞻方向,為後疫情時代我國的海運 發展帶來貢獻。 (4) 本案邀集航港領域產官學研等各界利害關係人共同參與,針對貨櫃運輸 作業流程進行當前作業現況盤點出人工作業部分,歸納出數位化與應用 區塊鏈技術之需求與建議,並研提我國海運服務產業鏈及政府部門應用 區塊鏈技術之策略規劃藍圖,以應用於我國航港發展及海運相關產業層 面。 ( 三 ) 海洋及交通運輸防災技術研究 1. 完成臺灣主要商港海氣象觀測系統維護運轉,並透過「港灣環境資訊服務系 統」,建置港灣環境大數據雲端資料庫及優化整體展示網頁,擴大資訊內容 與增進資訊品質,並建立主動示警機制,即時推播通知相關人員。 2. 完成以高雄港特定碼頭、船型為例之船舶斷纜預警系統建置及繫纜方式研擬, 提供航港單位於颱風期間之船舶管理、纜繩繫泊及災時應變參考依據。 3. 以彰化外海離岸風電區南北向航道為示範場域,完成船舶航行安全預測系統 模型建置,可提供船舶航行異常 ( 如船艏異常、偏離航道及船舶碰撞告警 ) 等警示資訊,並提供航港及搜救單位作為海事應變之參據。 4. 依臺東海岸公路沿岸地形變遷及中長期致災特性評估成果,針對「公路浪 襲」、「海岸侵蝕」及「海岸淤積」之災害潛勢,研擬短期與長期改善對策, 供公路單位參考應用。 5. 完成港灣構造物設計基準 ( 草案 ) 之修訂及初審作業,促使國內相關規範能 符合國內港埠發展建設之規劃設計及維護管理所需。 6. 頒訂「運輸部門因應氣候變遷調適與防災白皮書」,以「強化災害風險管理 機制,確保設施整體安全性」、「提升跨域聯防及調適能力,增加設施抗災 韌性」、「提升科技技術,達成防災預警資訊迅速傳遞」 3 項政策及 14 項策 略,作為本部暨所屬單位執行參據。 7. 發展公路土壤邊坡監測技術,進行台 20 線 52K 及西湖休息站、甲仙攔河堰 等淺層邊坡滑動站監測,完成土壤邊坡深層滑動分析架構,並作為公路土壤 邊坡深層滑動預警模式之雛形。 ( 四 ) 離岸風電海下工程技術研發計畫 228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