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09年度 附錄

法務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變化具有更好的鑑別性,目前正在驗證辨識率,預期針對品質不佳的步態辨識,可有效 提升性能。 ( 四 ) 以本次計畫研究為基礎,期望未來能累積更多資料進而可以繼續訓練模 組以期精進辨識系統至可以落地使用。 二、提昇法醫鑑識量能計畫 (4/4) : 法醫病理交通事故研究,完成分析各類交通事故死亡案件並特別關注酒精、藥 物、疾病之影響,統整 88-107 年交通工具事故個案資料暨型態傷資訊分析資料庫案例 共 4255 筆。以真實案例製作成 3D 模擬交通事故動畫對外播放展示,讓民眾了解法醫 鑑識於交通事故上之應用,傳遞道路交通安全重要性,並擴大教學效能與迴響。另藉 由 ARVC 心肌病變研究,進一步發現 MFB 及 CBN 之病理變化,並由心臟疾病衍伸至 毒藥物對於心肌破壞的探討,除了對於心肌病變蛋白變異的研究外,提供實務上對於 心肌破壞觀察的應用。協助法醫解剖案件軸突損傷染色分子病理檢驗,應用於頭部槍 傷、高處墜落及出血性腦中風案件分析,建議法醫解剖軸突損傷染色採檢方式及實務案 件應用,協助死因鑑定,提升法醫病理鑑驗能力。持續發展法醫分子病理診斷方法與 技術,實際應用於法醫實務案件,可大幅提升病理診斷的敏感度與精確度,解決司法 重大、困難、具爭議性、或亟需鑑別診斷之案件。法醫研究所於 109 年開發 MDPV 、 Mephedrone 、 Methedrone 、 N-Ethy lpenty lone 、 Dibuty lone 之合成卡西酮類 定量方法,未來幾年內將持續研發檢體內新興毒品成分之準確定量濃度,供法醫死因之 研判及司法偵審之參考。另開發生物檢體內各項毒藥物成分之檢驗技術及標準檢驗程序, 並建立臺灣本土司法死亡案件毒藥物之流行病學統計資料庫,探討國內毒藥物案件流行 病學之統計資料,可適時提供各地檢署法醫相關人員在執行案情研判上毒藥物資訊及重 要依據,提升法醫專業知能,增進對臺灣本土藥物相關死亡案件之掌握,亦可供國內衛 福相關單位施政及防制參考。此外,為協助無名屍案件偵審,法醫研究所運用 NGS 技術 搭配定序平台進行全粒線體 DNA 甲基化分析,分析死者大腦檢體之全基因粒線體各位 點,經過統計分析及篩選後,並計算其預測年齡,可協助更精確判斷死者年齡,以利後 續人別鑑定。為提升無名屍 DNA 鑑定效率,建立改良式 Amicon 萃取法,提供第一線 法醫人員採樣腐敗屍體骨骼檢體之優先部位,以提升鑑定效率,避免再次採樣送驗,減 少社會資源浪費,加速結案時效。並評估以流式細胞儀運用於混合精液斑檢體之效益, 將性侵害案件中混合檢體之上皮與精子細胞進行分離,以獲得純度較高當事人精子細胞, 並降低女性上皮細胞干擾,確保鑑識結果正確性與可信度,以充分保障人權。 三、法務部測謊偵查效能精進暨服務躍升計畫 (2/2) : 本計畫廉政署第 2 年受限於測謊案件基礎事實建置不易,僅能順利完成建置行為徵 166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