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108年度 附錄
科技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進入學術界或業界奠定扎實的基礎 。 2 . 研發經費之投資可分為基礎研究 、 應用研究與技術發展三個面向 。 基礎研究 為應用研究之基石 , 技術發展是應用研究的實現 。 基礎研究是所有科學發展 的基礎 , 有了扎實的基礎研究 , 才能創造知識 、 累積知識 , 也才有隨之而來 的廣泛科技應用 。 基礎研究具有不確定性及高風險性等特性 , 業界通常無意 願投入基礎研究 , 故須由政府長期穩定的投入經費 , 使學術界有足夠的動能 進行更前瞻 、 多元的學術探索 , 厚植國家科技發展動能 。 ( 三 ) 生物 、 醫 、 農科學研究 生物 、 醫 、 農科學的研究不僅解構生命現象的奧秘 , 同時也是尖端生物技術研 發 、 轉譯農學 、 轉譯醫學等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 基礎科學研究成果持續性之累積 為創新科技發展基礎 , 其成果影響未來整體國家之科技研發能力及競爭力 。 扎實的 基礎科學研究帶動多面向的應用科學研究發展 , 不僅讓我國在研究上維持優勢 , 亦 可將成果延伸到產業應用 , 對國家經濟的發展能有實質的貢獻 。 整體而言 , 追求學 術卓越 、 創造學研價值 、 強化人才培育及加強與學界溝通為生科司未來推動重點 , 持續透過基礎科學研究之推動 , 達到提升整體學術研究水準及強化研發量能 ; 培育 生物 、 醫學 、 農學研究人才 ; 推廣研發成果 , 促進生農醫藥等相關產業及經濟蓬勃 發展之目標 。 ( 四 ) 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 1 . 培育人文社會科學國際研究人才 , 推動 「 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海外人才培育 計畫 」, 重點培植我國在海外發展的優秀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人才 , 108 年 已培育 15 名海外優秀學人 ( 包括博士候選人 10 名 、 新進人員 5 名 ) , 奠定 在國際學界立足的基礎 , 以鞏固我國在國際重要學研機構之地位 。 2 . 促進科技人文跨域交流 , 配合 AI 應用發展趨勢 , 推動 「 人工智慧的創新與規 範 : 科學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互作用 」 計畫 , 建構當代人工智慧治理架 構 , 厚實人工智慧學術研究基礎 ; 並持續積極推動 AI 與人文社會相關議題對 話 , 包括 : 法律 、 心理 、 語言 、 哲學 、 文學 、 藝術及管理等多元面向之題材 , 與 AI 科技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 以衍生改變未來的可能性 。 三、透過跨域整合共用資源,提升研究資源綜效 ( 一 ) 大型共用研究設施及服務平台 1 . 臺灣光子源為全球最亮的加速器光源之一 , 為發揮其最大效益 , 國輻中心將 持續積極建置其周邊光束線實驗設施 , 以打造完整的光源實驗技術網 , 利於 用戶從不同實驗面向解析 、 驗證並突破難題 , 挑戰前瞻研究課題 , 預期將引 418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