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108年度 附錄
科技施政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 執行數 ( 千元 ) 執行成果與效益 以文化想 像帶動科 技創新研 發 驅動藝文 前瞻新思 維 , 鼓勵 新型態展 演模式的 應用合作 83 , 667 3 . 8 83 , 567 於時尚產業 , 文化部整合上中下游廠商 , 於 「 2019 臺北時裝週 SS 20 」 辦理異材質時 尚及永續時尚等主題秀 , 鼓勵高價值科技創 新應用 , 提升產業競爭力 。 並應用新型態科 技展演模式 , 如 : 3 D 列印等技術 , 引領時 尚跨界合作思維 。 於科技藝術領域 , 文化部持續媒合跨域人才 合作 , 辦理科技藝術展演 , 催生科技藝術創 新 。 整合各領域創作者及技術運用 。 同時 , 為營造科技與藝術開放對話環境 、 推廣科技 藝術及美學 、 連結各方資源促成多面向的交 流 。 分別辦理多項活動 , 如 : 國際數位文化 活動 「 數位 11 月 」, 世界各國策畫不同之 科藝活動 , 透過法國全球文化網絡連結 , 「 歌劇院 # 數位 11 月 」 為臺灣首次加入 , 內容包含展覽 、 影展 、 工作坊及國際論壇 等 。 於博物館領域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結 合實體及數位展示方式 , 跨域結合文化內涵 及多元技術 , 應用雲端化展示 , 活化博物館 知識內涵及體驗 。 其中 《 空間共感 : 集體 記憶的藝術實驗計畫 》 由研究人員與藝術家 共同創作 , 以史前文化 、 田野調查及考古 學知識等為基礎 , 讓民眾參觀作畫過程並與 藝術家互動 , 並於 Google Institute 線上 藝廊平台展示 , 亦辦理線上特展 , 包含藝術 座談 、 樂團演譯史前空間沉浸演出等推廣活 動 , 以沙龍的形式營造多元沉浸體驗氛圍 , 引導參與者想像不同時空維度的異同並引發 跨領域的對談 。 推動新興 科技在文 化資產保 存活化的 相關應用 7 , 794 0 . 4 7 , 794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建置 3 D 實驗室 , 突破光學掃描系統不易呈現透明物質 、 過低 或過高反光性材質之問題 。 數化建模及數位 修復之考古文物資料 , 利於文物保存及進行 相關研究 , 且於 「 考古文物 3 D 資料庫 」 開 放民眾線上瀏覽 。 持續擴充建置 「 臺灣數位模型庫 (TDAL) 」, 並持續建設深具文化意義的歷史建物及特色 建築 , 並整合 10 處古蹟點雲檔 , 提供具臺 灣文化特色之聚落 、 建築場域與景觀等 3 D 場景 , 以供電影 、 戲劇 、 遊戲 、 動漫畫等產 業多元應用 。 345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