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108年度 附錄

科技施政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 執行數 ( 千元 ) 執行成果與效益 善用科學 技術 , 加 強污染或 高風險污 染源的監 測 、 落實 資訊公開 水體環境 污 染 感 測 、 鑑識 調查與物 聯網應用 研究開發 計畫( 3 / 4 ) 4 . 108 年度篩選 6 項重金屬作為優先評估 物質 , 評估結果顯示此 6 項物質在我國 飲用水均無顯著風險 。 5 . 抽驗分析 39 項飲用水中未列管新興污 染物共 5 , 475 處次 , 其中有 28 項污染 物現階段於我國飲用水無顯著風險 , 檢 測結果均低於偵測極限或定量極限 , 建 議可降低監測頻率或改測其他物質 。 另 外 11 項污染物雖有檢出 , 但均低於最 低國際管制標準或指引值 , 顯示無顯著 風險 。 6 . 選取 6 項金屬離子釩 、 鎢 、 鍶 、 鋰 、 銣 、 鈦作為優先評估物質 , 於 4 座淨水場中 進行 3 次採樣調查 , 針對其中一座淨水 場進行全流程濃度調查 , 結果顯示鋰的 部分測值高於健康參考水準 , 建議將鋰 納入蒐集清單 , 後續持續監測 , 另外 5 項金屬則保留於初步蒐集清單 。 7 . 完成污染源鑑識研究程序 , 應用於河川 流域研究 。 106 年 、 107 年及 108 年底 分別完成宜蘭縣新城溪 、 新北市塔寮坑 溪 、 桃園市南崁溪與老街溪 、 新竹市客 雅溪 、 臺中市烏溪與大安溪 、 臺南市鹽 水溪與三爺宮溪等河川流域污染源鑑識 研究 , 可提供未來應用多變量統計方法 與受體模式於廠家行業別多元型態之工 業區執行模板 。 8 . 完成多功能進樣裝置應用於環境水體半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初檢技術之可行性 評估 、 穩定同位素運用於環境介質中 PAHs 來源鑑識應用 、 熱脫附系統結合 高解析質譜技術開發 、 以示蹤劑追蹤污 染源技術開發 。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能量 分散光譜儀應用於河川流域污染源鑑識 之可行性評估及河川水體底泥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調查 5 項鑑識技術開發 。 9 . 將歷年完成污染源鑑識研究程序共 10 條河川之調查資料彙整後以視覺化產出 圖表 , 結合地理資訊建置 「 河川水環境 資訊地圖 」 網頁 , 供國人查詢使用 。 329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