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108年度 附錄

三、科技研發績效對機關總體施政之貢獻,以及對科技政策落實之貢獻 ※ 營造健康幸福社會 / 確保衛生安全環境 / 完善社會福利體系 ( 一 ) 食品安全智慧先導防制科研計畫 ( 3 / 4 ) 因應我國近年食安事件頻繁 , 提出食品管理導入預警思維 , 透過各研究單位與 國內各大專院校針對預警資訊分析 、 新穎技術研發 、 安全評估研析及跨域管理協調 等進行探究 , 化被動為主動展現我國於食品管理之專業素養 。 於預警資訊分析方面 , 透過資料分析工具與技術 , 自動化產出高風險之廠商或品項 , 同步發送通報警訊 , 提升食安事件預警能力 ; 於新穎技術研發方面 , 開發新興之化學性與生物性高通量 檢驗技術及農用藥物快速與多元化質譜檢驗方法 , 提升監測分析之廣度及深度 , 增 加強化非預期物質之發掘能力 ; 並以安全評估研析工具建立食品中危害物質之優先 管理順序 , 發掘潛在之危害 ; 另透過跨域管理協調之研究 , 建立具科學依據之國家 監測計畫指引原則與食安跨域衡量指標系統 , 據以預先發掘我國食安管理機制缺 漏 , 完善我國食品安全預警防制體系 。 ( 二 ) 提升國人氣候變遷之健康識能及調適策略研究 ( 4 / 4 ) 高溫發生時 , 學童及年長者為易感族群 , 建議高中 ( 含 ) 以下學校優先減少戶 外活動或改為室內活動 , 室內空調及加強熱危害宣導為輔 。 可對年長者宣導極端高 溫時待在室內及在中午時間 ( 氣溫最高時 ) 於有冷氣的場所避暑 。 ( 三 ) 食品安全巨量資料分析及資訊科技化建置計畫 ( 4 / 4 ) 透過機關網站供民眾即時掌握食品相關訊息 ; 建立外銷食品 、 產品通路及非追 不可等多個資訊系統 , 登載食品和業者資訊 , 當食安事件爆發時 , 能即時溯源追蹤 。 透過巨量資料分析系統建立儀表板 , 供相關單位進行判斷及決策 。 ( 四 ) 確保衛生安全環境整合型計畫 ( 4 / 4 ) 1 . 成功建置 2 項傳染病檢測技術 , 提升傳染病檢測效率 ; 發展 12 項結核病及 愛滋病防治策略 , 精進防疫效能 ; 建立長照機構手部衛生指導專員認證機制 , 逐步建構清潔安全的照護環境 ; 建立我國食媒性疾病監測資訊整合運用機制 , 提供疫情調查與研判之重要資訊 。 2 . 透過科技計畫研究 , 健全藥政管理規範 , 強化藥物產品法規科學與科技發展 , 提供法規科學諮詢服務 , 協助產品及早上市 ; 另積極推動藥品追溯追蹤申報 機制 , 強化藥品來源及流向管理 ; 健全醫藥產品 GMP/GDP/GTP 管理制度與 國際接軌 , 落實醫藥產品源頭管理制度 ; 建置藥物檢驗技術規範與安全性評 估 , 精進國家實驗室檢驗能力並與國際接軌 , 強化藥物品質安全監控體系 , 確保國人用藥安全 。 305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