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108年度 附錄

斷中的假設性思考問題 ; ( 29 ) 喬治柏克萊論 「 啟蒙運動 」 的概念與商業社會辯論 ; ( 30 ) 美好的一天 : 心情周期效應的全球化 。 ( 二 ) 國際合作 1 . 參與國際學術組織 中研院每年皆積極提名國內傑出科學家參選 「 世界科學院 」 (The Wor ld Academy of Sc iences , TWAS) 院士並競逐各類科學獎項 。「 世界科學院 」 主 要任務在於協助發展中國家從事科學研究與科技發展應用 , 為深具人道關懷之 國際學術組織 。 TWAS 於 108 年 12 月公布得獎名單 , 我國計有中研院廖俊智院 長獲選為 「 生物系統學門 」 院士 ;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鍾邦柱特聘研究員獲 選為 「 結構 、 細胞分子生物學門 」 院士 ; 旺宏電子科技總監暨總經理 、 欣銓集 團董事長 、 臺灣大學特聘講座盧志遠教授獲選為 「 工程科學學門 」 院士 。 我國 迄今已產生 61 位 TWAS 院士及 29 位 TWAS 獎項得主 , 此不僅彰顯學者個人的 成就 , 更代表臺灣對發展中國家之關懷與付出 。 2 . 舉辦國際會議 中 研 院 與 全 球 知 名 非 營 利 會 議 舉 辦 機 構 Keystone Sympos ia 洽 談 合 作 , 於 108 年 至 110 年 連 續 三 年 在 臺 灣 舉 辦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 Keystone Sympos ia 是全球生物醫學會議中 , 最為重要影響力之會議 , 與會講者皆為該 領域頂尖的專家 , 並吸引 300 位各國學者報名參加 。 藉由合辦會議方式 , 此不 僅可提升臺灣在國際學界的能見度 、 促進文化與觀光產業發展外 , 更能藉此將 臺灣研究學者與世界生醫研究領導社群相連結 , 深化臺灣在全球生醫領域研究 廣度及影響力 。 108 年度已於 3 月 10 日至 14 日在中研院人文館舉行 " Innate Immune Receptors : Roles in Immunology and Beyond " 國 際 研 討 會 ; 109 年 度 將 訂 於 5 月 17 日 至 21 日 在 同 一 場 地 舉 辦 " Inf lammat ion, Mi crobiota and Cancer " 國際研討會 。 3 . 參與跨國大型研究合作 中研院積極參與跨國研究合作計畫 , 大幅提高我國在國際學術界的能見度 。 具代表性之合作成果包括 : ( 1 ) 數 理 科 學 方 面 : 108 年 廣 受 各 界 矚 目 的 「 事 件 視 界 望 遠 鏡 (Event Hor i zon Telescope , EHT) 」 國際合作計畫 , 以獲取黑洞影像為首要 目標 , 8 座散落各地的電波望遠鏡之其中 3 座是由中研院支援運轉 。 該 計畫團隊於 4 月 10 日舉行全球同步記者會 , 公布第一張超大黑洞及黑 洞陰影的視覺影像 , 臺灣在本次突破性發現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 為首 29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