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108年度 附錄

科技施政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 執行數 ( 千元 ) 執行成果與效益 建構高效產銷環境 導入資通 訊科技 , 建 構 省 工 、 自動 化與智能 化之生產 與儲運工 具 2 . 開發節水節電栽培模式及系統 , 提升節 能效率及降低生產成本 , 以印度棗為例 , 完成節能夜間燈照模式 , 節電率可增加 30 % , 降低營運成本 5 % , 調節並提早印 度棗果實產期達 15 天至 30 天 ( 需視不 同處理與品種 ) , 調節提早印度棗產期可 以分散產期 , 增加過年前農民收益並避災 降低生產風險如寒害及霪雨害 , 符合韌性 農業所需 ; 以苦瓜栽培為例 , 完成節水栽 培灌溉模式 , 滴灌模式苦瓜果實產量較慣 行法增加 15 % 以上 , 植株生長勢亦優於 傳統溝灌處理 , 其節水率約 42 % , 並降 低營運成本 6 % ; 以水稻為例 , 臺灣水稻 栽種雖已全面機械化 , 但最耗費人力的灌 溉作業 , 還是得靠人工配合 , 其中巡田工 作更占 2 / 3 比率的人工 。 農委會建置 「 智 慧水田監控管理系統 」, 透過手機農民在 家就可以巡田水 、 控制水閘門進行灌溉管 理 , 省時 、 省力又省水 , 有效節省巡田 人力 60 % 以上 , 搭配進行乾濕交替灌溉 (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 AWD) 栽培方法 , 可省水灌溉 34 . 7 % , 若配合 缺水型態執行稻作強化系統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 SRI) 淺水管理 , 可 節省 25 % 以上的田間灌溉用水量 , 每單 位用水效率是慣行農法的 3 至 6 倍 。 3 . 建立菇類立體智慧化栽培作業系統整合 , 取代部分傳統菇類栽培場太空包進出入 庫 、 上下架與輸送等作業依賴人力操作作 業模式之效益 , 約可節省 80 % 人力之投 入 。 並完成示範產線物聯網產線生產流 程與功能模組之系統整合測試 , 以 Web access 物聯網系統串聯示範產線各項模組 功能之系統整合測試及產線之雲端資料庫 及大數據等系統之系統整合與功能應用之 SOP , 透過一貫化全自動省工栽培生產作 業與產程 、 產質與產量之即時監控環控參 數條件之智慧化生產整合系統 。 突破傳統 環控菇類栽培場必須具備養菌庫及出菇庫 以二階段接力方式方能生產的模式 , 讓杏 鮑菇在同一個環控場域完成走菌及出菇生 產作業 , 提升 50 % 庫房使用效率及節省 20 % 能源 。 255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