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108年度 附錄
6 . 在積極參與重要國際氣象會議並進行合作與交流方面 , 持續參與 「 聯合國氣 候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 協約國第 25 次會議 (COP 25 ) 」; 偕同亞太經合 會氣候中心 (APCC) 在臺北主辦 「 2019 年氣候預測國際研討會 」 與 「 多模 式系集預報計畫工作會議 」, 促進國際合作 , 增加國際能見度 ; 另配合新南 向政策 , 派員赴越南科技翰林院 (VAST) 地球物理研究所 ( IGP) , 提供極短期 劇烈豪雨雷達資料同化預報系統相關技術之教育訓練 , 以提升該所人員預報 技術 , 並強化雙方的合作 , 此外 , 亦派員赴越南訪問越南國家水文氣象總署 (NHMA) 及越南氣象 、 水文與環境變遷研究院 (IMHEN) , 促進兩國在颱風 、 極短時劇變天氣與氣候變遷等相關學術 、 作業技術 、 資料共享之研習交流及 經驗分享 。 7 . 在強化海象服務方面 , 完成海上異常波浪所造成之船難 、 海岸瘋狗浪與落海 事件之資料庫建立及更新 , 持續蒐集近 20 年來 , 外洋異常波浪造成之船難 事件及發生於海岸邊之瘋狗浪事件 , 與事發當時之海氣象資料 , 以提供相關 研究參考 。 從發生事件的整理與統計 , 也可以更確定事件的好發區域與危險 特定時節 , 以利協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 , 同時也可以讓社會大眾更瞭解變化 多端的海洋 , 進一步提升社會大眾對海洋的認知與瞭解 。 8 . 在發展海象預報技術以強化預警準確度方面 , 提升 3 維海流預報模式系統客 製化產品作業 , 更新 SCHISM 海流模式版本與網格優化 , 增加近岸河口海域 預報網格解析度 ; 持續發展波潮耦合預報模式 、 海流模式校驗系統及作業化 預報成果分析 ; 建置暴潮系集預報作業系統 , 完成機率函數法整合大氣系集 模式系統 (WEPS) 與暴潮模式 , 新增暴潮預報資訊產品供防災應用 。 9 . 在促進海象資料的跨領域應用方面 , 精進臺灣海象災防環境資訊平台 , 新增 16 項地理資訊圖資 , 累計提供 40 項海流 、 海溫 、 鹽度 、 風速 、 波浪 、 海水位 、 能見度等海象地理資訊圖資服務 , 並加值新增海難漂流預報 、 海嘯監測分析 、 海洋熱含量變異 3 項災防與氣候變遷應用服務 , 改善海洋溢油漂流預報 、 漁 業海溫預警 、 海岸潮線預報 、 區域波候 、 颱風波浪統計預報等圖資 , 加強氣 象局對相關機關與產業之災防環境資訊服務 。 10 . 在迅速提供各界地震相關資訊 , 以安定民心 、 及早解除民眾疑慮 , 維持社會 正常作息方面 , 108 年共發布 401 次有感地震報告 , 並透過傳真 、 手機簡訊 、 電子郵件 、 電子報 、 166 / 167 電話語音 、 臉書 「 報地震 」、 全球資訊網等 多重管道迅速對外發布地震消息 。 11 . 在增設與汰換地震觀測系統 , 以持續提升地震測報效能方面 , 升級地球物 231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