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108年度 附錄
經濟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結構及錨碇結構設計流程 , 並導入數值模擬分析及風洞實驗數據 , 分析 每個纜索及錨固結構強度以建立設計方法及技術 , 研究成果將可提供國 內設置水面型太陽光電系統結構設計參考 。 ( 2 ) 完成建置未等效與等效風力發電場之穩態與暫態系統模型且容量至少 50 MW 以上 , 提出等效風力發電場模型法則建置 ; 完成國際綠色金融發展趨 勢研究 , 包含發展趨勢與現況 、 綠色金融促進再生能源發展成效 、 國際 綠色金融推動課題等議題 , 研析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建議 ; 完成國際低碳 能源民間參與機制分析 , 針對加拿大 、 德國 、 日本及丹麥推動社區再生 能源之發展現況與政策進行研析 , 提供我國落實民間參與低碳能源政策 之參考 。 ( 3 ) 藉由使用大理石及礦山廢料作為綠色水泥原料之一 , 提升取代量降低水 泥使用量 , 進而開發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綠色水泥 。 2 . 綜合處理能資源與環境問題 , 確保永續發展基礎 透過 「 強化水利科技技術 , 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及水旱災應變能力 」、「 推 動砂石產銷履歷制度 」 等策略重點內容 , 綜合處理能資源與環境問題 , 確保永 續發展基礎 。 108 年度重點成果如下 : ( 1 ) 完成水資源物聯網感測基礎雲端作業平台單一入口網 ( 前臺 ) 擴充功能開 發及後臺建置 , 提供 106 臺 VM 予 30 個相關單位使用 , 並取得 「 網站無 障礙規範 2 . 0 版 」 檢測等級 AA 標章 ; 並完成維護管理 、 使用統計 、 資料 品質 、 非監測資料 ETL 、 使用者介面支援等 12 支 API 開發 , 提供自助式 服務 。 ( 2 ) 完成多元調控關鍵感測技術研發 , 感測元件 2 件 ( 水位及地下水抽水量 ) 、 水平衡整合型技術 1 式 , 並預計 109 年度起以 API 方式供應使用 , 可於 颱洪時期降低預報雨量之不確定性 , 提高水庫滯洪效益 , 增進防洪安全 , 平常時期水源供需則藉以提高供水穩定度 , 確保公共用水安全 。 ( 3 ) 完成四個河川局防汛支援系統 AI 智慧化 , 包含第七河川局路面淹水智慧 化監測防汛支援系統 ( 含移動式抽水機調度 ) 、 第三河川局智慧防汛調度 系統 、 第四河川局智慧發送淹水警報簡訊及智慧防汛備料路線 、 第五河 川局智慧化淹水範圍評估 、 移動式抽水機布設決策及防汛備料調度智慧 化 。 ( 4 ) 建立砂石資源的分級標準 , 以確保使用者信心 , 維護建物安全 。 3 . 強化地質調查技術 , 健全地質環境資訊 194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