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 四 ) 學校教育 教育部以推動前瞻科技人才、促進人文與科技跨領域合作為科技施政目標之一,透過引導重 要議題/ 領域、強化教學能量、創新人才培育模式及提升人才素養等方式,精進我國科技人才之 培育,提升相關領域知能,並促進國際視野與產業連結,此外,配合發展數位學習與應用,積極 創造數位機會,提升數位運用能力。 整體而言,在科技人才培育方面,教育部107 年度培育跨領域人才9,300 人,重點科技領 域人才7,164人,培訓創新教學種子教師3,319人,培育教學助理1,201人,培育具科技運用能 力之偏鄉及弱勢民眾56,102 人。 除此之外,為因應人才培育需求,而創設476 個教學團隊( 含2 個國際跨領域團隊),促進 不同領域教師交流及成長,強化課程設計及教學能量,培育學生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跨領域能 力。提升教師跨領域課程設計知能,養成學生跨領域知識整合能力,涵養人文精神及社會關懷, 並與產業及社會連結,落實學用合一。 科技部辦理「高瞻計畫」,以補助高中職研究經費方式鼓勵教師創新教學;第三期高瞻計畫 強調以國際跨域整合(STEM/STEAM) 教育理念為基礎,結合全球的創客(Maker) 教育動手實作 學習概念,推動新興科技中學課程,培養中學學生因應社會快速進步的關鍵/ 核心能力,以適應 新世代所需的就業/ 創業與生活能力。107年度共補助131件計畫,集結24所大專院校及83所 中學學校參與,因應最新科技發展趨勢,納入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3D列印、AR、VR 等議題,推動五大領域( 數位設計、人文創意、人工智慧、綠能科技、智慧生活科技等) 創新課 程模組。 ( 五 ) 科普教育 中研院於106 年3 月成立科普平台《研之有物》,將中研院研究人員的學術研究、人物訪 談或新奇發現,以生動活潑的描述與口吻,介紹給社會大眾。嗣後於107年7月出版《研之有物- 穿越古今!中研院的25 堂人文公開課》實體書,用平直白話、又幽默詼諧的文字,引領讀者走 入印象中高深莫測的學術殿堂,以啟發臺灣新生代對科學研究的嚮往和追尋,進而投入尖端學術 的行列。 另一方面,中研院自93 年起,定期舉辦「知識饗宴」以及「故院長講座」,106 年起並增 加於中研院臉書及YouTube 等社群媒體進行直播。為讓各地民眾有更多機會瞭解中研院的研究 成果,自107年起開始舉辦跨縣市科普演講,分別於8月至臺南、11月至花蓮辦理2場次演講, 民眾參與踴躍,並獲得熱烈迴響;108 年預計將於6 月至臺中、9 月至屏東持續舉辦。此外,自 87 年起,每年辦理的「院區開放參觀活動」,亦提供民眾更多元方式、近距離接觸中研院各領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