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84 107 年度蒐集2,036 筆的地方災害基礎資料,22 縣市各層級地方災害類別空間分佈圖層、回饋 地方災害及分享中央情資與地方產業數位化資料共97 筆,並完成綜合及細緻災害情資庫建置, 提供開放資料(Open Data) 的申請服務。同步改善開發新版CAP示警燈號主題圖,及配合於地 方版災害情資網建立淹水模擬兵棋台。此外並開發使民眾獲得即時、可信賴、全方位的災情與防 災資訊的推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官方帳號,擴建災情訊息通報功能及依據災害發生時間 或地理位置系統化排序的災害故事地圖。透過相關研析資訊,並推動與強化縣市政府災害管理能 力。 在災防教育方面,教育部建置融合氣候變遷思維的防災校園、落實防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 整合體系,以及推行縣市防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體系的永續自主運作機制。推動「運作與支援 機制」、「教材發展與推廣」、「師資人才培育機制」、「校園學習與推廣」及「成效評估機制 建立」5 項重點工作。成立22 縣市防災教育輔導團、9 個大專院校專業領域教學聯盟及氣候變 遷中小學教育教學聯盟,並推動跨團隊與跨單位合作,與經濟部水利署等5 單位及39 所學校與 社區合作,建立超過105 處校園防災空間。此外並擴大建置各類型防災校園,加強訪視中、高 災害潛勢國民中、小學,並持續強化「縣市輔導團」及「區域服務推廣團」專業能量,將成果順 利轉移至教育體制內,以落實推動支援體制,達全面推廣之目的。 四、未來展望 臺灣面對地質、地形、氣候變遷以及都市人口密集等因素,使得面對地震、颱風、洪水、山 崩、土石流、缺水以及複合式災害等所帶來的威脅高於世界各國,政府各部會為能更有效的因應 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災害來威脅,因此更積極地以政策整合及領域分工的方式投入相關的研發,未 來的投入除以既有的成果為基礎保持持續調整之外,並期以創新方法與科技的方式以強化國家社 會災害應變的能力以使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降到最低。除了考量歷年來本土災害的特性外,也 需要參照國際的防檢災趨勢作為檢視各項政策與成果,才能全面性推展防災意識與提高整體的災 防能力。 《2015-2030 仙台減災綱領》(Sendai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係聯合 國於2015 年所提出並通過的國際減災戰略,是作為全球未來15 年的減災目標及優先工作參考 依據。我國雖非會員國,但仍可依此綱領達到檢視我國相關政策並與國際趨勢接軌的意義。此綱 領包含七個全球性目標:1. 實質降低災害致死率;2. 實質減少災害影響的人數;3. 減少災害造 成的直接經濟損失;4. 減少災害對關鍵基礎設施破壞,以及造成基本服務的中斷;5. 增加具有 國家與地區層級減災策略的國家數目;6. 強化針對開發中國家的國際合作;7. 提升災害風險資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