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44 次工作會報、以及3 次總統視訊會議。情資彙整率達95%;情資研判服務滿意度達94%。並 透過所建置之「災害情資網」可即時提供災害情資及加值彙整資訊,協助中央及各地方政府作為 應變輔助決策之使用,情資系統服務滿意度獲得90%以上肯定。持續建置及完備「災害事件簿 查詢展示系統」,提供災害相關文獻與研究教材資源。此外,持續性協助擬定「大規模崩塌災害 防治行動綱領」,提出1. 提升災害預防能量、2. 建立災害應變措施、3. 整合防災管理效益等三 大面向,暨九大推動潛在大規模崩塌災害防治管理策略。 農委會主要針對耐逆境品種的選育,以及災防影像資訊的提供等,包括:1. 選育具競爭力( 如 抗逆境、成長速率佳等) 之農作物( 含水稻、雜糧、果樹、蔬菜、花卉) 及水禽優良品系。107 年度進行品種授權或其栽培技術授權,共117 件,授權金額達2,198 萬元。另精進灌溉用水管 理,推廣精進控制供灌水量之面積共計約4,072公頃,可作為水利會推動精進灌溉之參考。2. 開 發以衛星影像或無人載具空拍影像等各項資訊,協助加速勘災效率及農損推估。完成水稻、香蕉 等12 種作物之災損空拍及影像分析技術及淺海牡蠣養殖之影像判釋。 ( 二 ) 山坡地災防 中研院在山坡地災害的研究主要包括:1. 整合工程與力學研究團隊,結合工業4.0 慨念,發 展微奈米製造技術與檢測平台,研究環境力學如土石流等之監控與模型分析。2. 藉由高密度大地 測量與地震監測資料,研究大規模山崩滑動的基本物理過程,探討山崩與高強度降雨的關聯,分 析地下水流動對於觸發坡體滑動機制。 內政部透過「都市與建築減災與調適科技精進及整合應用發展計畫(4/4)」研發供坡地社區 人工邊坡崩塌監測使用之低成本、低功耗之整合型智能感測器。透過人工邊坡監測物聯網接收感 測器資訊,同時介接防救災公開資訊,建立使用者友善介面之山坡地社區智慧防災監控平台網站 平台,提供社區居民掌握潛在災害熱點之勘查維護。 經濟部針對全國大規模崩塌完成鄰近山區聚落157幅1/5,000圖幅範圍( 約1,100平方公里) 的潛在崩塌精進判釋。包括利用雷達衛星影像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技術分析、無人機載光達與無人 機影像空拍之遙測技術、單頻GPS技術觀測分析等進行5 處坡面地表位移觀測,並利用資料合 併加值及視覺化之處理技術,完成1,345 幅全台1 米解析度數值高程(DEM) 及數值地表(DSM) 成果加值處理,可供工程應用、地質判釋以及自然環境變異分析的基礎資料。另外,藉由訂定資 料交換標準及資料處理作業流程,在系統化及正規化的處理後,搭配詮釋資料建置,完成三星級 以上之開放資料。並透過雲端伺服器完成山崩地質雲端服務展示平台建置,可於平台上視覺化展 示山崩與環境資料。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建立台20 線52k 飽和土層潛在滑動場址,持續監測土體狀況並回傳相關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