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38 飼養技術輔導團,完成輔導雞蛋芬普尼事件不合格之蛋雞畜牧場共51 場,輔導後均符 合殘留標準。107 年亦完成與教育部食材登錄平台介接,提供四章一Q食材的檢驗資 訊結果,提升學校午餐食材安全品質。 衛福部為因應新穎食品不斷推陳出新及科技所帶來之化學物質對環境衝擊的問 題,提出食品危害辨識與食品安全評估執行策略,並建立潛勢高風險農產品篩選模式, 加強高違規產品跨機關合作策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食品衛生及管理政策、輸入食品 自動化預警系統、食品業自我管理與輔導機制,發展非目標物尖端檢驗科技,開發快 速及多重檢驗方法,強化實驗室認證管理,並研析導入消費者多元溝通模式,以政府、 業者及消費者三管齊下策略,帶動整體食品產業升級與逐步建構安全及安心之食品消 費環境。另透過食品安全巨量資料分析,強化食藥署各項食品相關資訊系統,精進食 品監測體系及整合各部會食品相關資料庫資訊,應用資通訊技術,針對問題進行研析, 以資訊化及自動化達到輔助食品安全預警,並且快速處理食品安全事件,回饋食品衛 生安全維護及提升管理效率。 因應近來社會大眾關心的食品安全及健康議題,「強化商品流程溯源追蹤與跨域 稽查整合計畫」,以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收容之電子發票與稅務資料及關稅資料進行 整合分析,透過大數據資料倉儲架構建置「食品( 商品) 流向追蹤查詢系統」,提供跨 部會署機關針對食品( 商品) 產業稽查運用,透過營業人交易商品建立追蹤追溯機制, 跨域提供主管機關協助強化食品安全防護網絡,運用本系統建立之商品供應鏈機制, 亦能提供包含稅務審查運用與相關機關產業政策推動成效分析。 (2) 永續農業 為使我國農業永續發展,需建立兼具產能、環境保育及產業永續發展之生產模式, 期在兼顧產業與生態下永續經營。在生產方面推動友善環境資源利用,推廣運用微生 物製劑或非農藥資材之整合型安全生產管理技術,有助達成化學農藥減量目標,並增 進農友收益及促進農業發展,以屏東芒果園為例,導入安全生產技術進行病害綜合管 理,果實黑斑病及炭疽病罹病率由60%降為7%。另配合大糧倉計畫,以大豆等省水 作物進行適地適種耕作制度研究及新品系區域試驗,以利適栽區推廣種植,如建立區 域性的雜糧水稻輪種模式,讓雙期水稻區轉作小麥,提升國內雜糧生產並穩定收穫品 質,栽培期間無施用化學病蟲害防治藥劑,可減少資材投入並提升15%產量。 在經營管理方面,執行我國農業土地質與量總盤點,以及農田土地利用圖資調校 更新,於107 年建置航照影像地圖、地籍圖及離線地圖等地圖公共服務3 項平台,服 務量超過194 萬次,並完成309 個樣區,香蕉等20 項主要作物面積判釋及26 鄉鎮全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