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政策 107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121 億元,投產後首期可每兩天生產一支80 公尺以上的碳纖維葉片,將用於全球目前 最大商業化9.5 MW離岸風力機。 (5) 協助世紀鋼構公司於臺北港南碼頭投資新臺幣50 億元興建水下基礎製造廠房,並 與CIP、達德及沃旭等風場開發商簽約,年產能約50 座套筒式水下基礎,年產值 約新臺幣60-75 億元,以建立國內離岸風電水下基礎供應能量。 (6) 招商引進中國鋼鐵公司於「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海洋工程區建置水下基礎 製造廠及重件碼頭整建,年產能約50 座套筒式水下基礎,年產值約新臺幣60-75 億元,以建立國內離岸風電水下基礎供應能量。 2. 國際市場拓展 (1) 擴大憑證應用價值,與國際企業社會責任評比機構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 鏈 結, 將 臺 灣 再 生 能 源 憑 證 納 入 本(107) 年 度 問 卷 之CDP Technical Note: Accounting of Scope 2 emissions,另與美國環保局依據臺美環 保技術合作協定第12 號執行辦法合作,建構溫室氣體盤查管理機制資訊之交流平 台。 (2) 完成國內首座太陽光電模組之沙塵測試系統,符合IEC 60068-2-68 標準,協助台 科大創投公司臺灣太陽能節能玻璃(Heat Insulation Solar Glass, HISG),爭取沙 烏地阿拉伯標案。 (3) 協助聯合再生能源公司取得台電崙尾西100 MW案場之太陽光電模組訂單,並協 助取得國外案場50 MW太陽光電模組訂單,創造23 億營收。 ( 三 ) 儲能 1. 在地場域驗證 (1) 高雄永安儲能示範場域建置完成,此場域著重於儲能整合太陽光電系統,透過電池 組及電池管理系統、併網設施、配電控制盤以及併網功能驗證系統三大單元組成, 總裝置容量為1 MW/1 MWh。 (2) 臺中龍井儲能示範場域建置完成總裝置容量1 MW/1 MWh,此場域結合應用與驗 證,可支持包括穩定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出力模式、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平滑化模 式、電網電壓調節模式、電網頻率調節模式。 (3) 高效複合濾氫膜技術突破現有商業技術,低鈀量複合濾氫薄膜技術,可在不影響氫 氣滲透率下,大幅提升選擇率達5倍以上( >10,000),同時減少60%鈀金屬量,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