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洋到生活—探索養殖

場域簡介
生活中不論餐桌上、公園池塘、水族館甚至保健食品,都充滿了海洋的影子,我們能稀鬆平常的在餐桌上吃到海裡的鮭魚、遠洋的鮪魚、淡水水域的吳郭魚,閒暇之餘,在海洋館一張門票便能輕易的欣賞到威武鯊魚、可愛的小丑魚、五彩繽紛的珊瑚甚至雨林水域中神奇的電鰻。這些水生生物如何進入我們陸生生物人類的生活?背後有甚麼樣的科技及技術支撐使一切看似理所當然?臺灣在水產養殖有著悠久並且專業的技術能量累積,藉由本次的活動探索,能讓您一窺水產養殖的神秘面紗。
活動規劃
人體有70%是水、而地球有70%是海洋,想必不管是人類還是地球都非常擅長水之呼吸吧( ◕(∞)◕ )其實從我們離開羊水開始,生活中就充滿著海洋元素,不管是餐桌上的海鮮🦐、營養食品裡的DHA、還是水族館裡用鼻子頂球的海獅,甚至動畫裡的小丑魚🐠,可說食衣住行都離不開海洋的恩典。
但是這些豐富的水生生物都是如何與陸生生物的我們共存呢?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背後又是仰賴哪些科技和技術所支撐的呢?本次展覽就是要來科普一下臺灣水產養殖的技術與專業多麼skr~咱就是說一個報名的動作,就可以讓你實地了解水產養殖的秘辛與水生生物不同樣啦!名額有限,別猶豫快報名吧٩(๑❛ᴗ❛๑)۶
- 活動地點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水產科技研究所
(新竹市香山區大湖路51巷1號) - 活動場次
定時導覽+科普演講:第 1 場:10/28(六) 10:00 ~ 12:00
第 2 場:10/28(六) 14:00 ~ 16:00 - 適合對象
高中/15歲以上
- 團體報名
不開放團體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