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奧秘
images
領域類別:自然科學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次震宇宙館(1樓與B1) /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辛亥路與建國南路口)
活動型態:定時導覽、展覽、實品展示、影片賞析
適合對象:國中以上
籌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中心
團體報名:10人以上團體報名請逕洽工作小組
現場報名:不開放現場報名

場域簡介

宇宙學是研究宇宙生成、演化、結構與成份的一門學問,主要課題包括大霹靂、暴脹、黑洞霍金蒸發、暗物質、暗能量等,循序探索,神秘又充滿吸引力的太空存在另一個美麗新世界。

臺大次震宇宙館由著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是一棟極具特色的建物 ,繼2018世界建築獎(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Awards)入圍決選、2018 年榮獲Architizer A+ Awards國際建築獎特別獎後,2019年再度獲「台灣建築獎佳作」,它也是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 LeCosPA)的家。

本次活動主要透過導覽參觀,將天文基礎知識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內容精采可期。歡迎您來到這棟優美建物,乘著科學的翅膀,和我們一起徜徉宇宙!

活動規劃

  • 地下一樓演講廳(Auditorium)

    演講廳將會輪放由梁次震中心與科普一傳十合作製播的「2019諾貝爾講了沒」-物理類之科普影片。影片講師陣容包括了中研院所長朱有花、科博館館長孫維新以及本中心主任陳丕燊。三位大師將帶領觀眾了解宇宙加速膨脹、暗能量暗物質及太陽系等奧秘,深入淺出多項科學最前沿的話題。

    座位約170人,片長約50分鐘,內容講解深度適合高中以上,歡迎參訪者入內觀看。

  • 地下一樓時空探索微館(Exploratorino)

    時空探索微館展品內容分為兩個主題,一是透過虛擬實境與親手操作,了解宇宙基本知識,例如,參觀者可乘坐虛擬太空船來趟時空之旅,了解大霹靂、宇宙暴脹、星系形成、暗物質與暗能量;藉由觀察現場展品了解重力如何影響天體運行及黑洞碰撞時產生的重力波。另一主題是介紹本館的源起及梁次震中心目前三大研究方向:(1)極高能宇宙微中子搜尋,(2)宇宙元初重力波的探測,與(3)桌型類比黑洞研究霍金蒸發。本展場有專人導覽,建議參觀者年齡為高中以上。每場導覽約30分鐘,上限30人

  • 一樓大廳宇宙學眾神殿(Pantheon of Cosmology)

    位於次震宇宙館一樓眾神殿佇立了對宇宙學有重要貢獻的四位偉人:張衡、伽利略、牛頓與愛因斯坦。導覽將簡述這四位偉人對宇宙學的貢獻,雕像的創作概念,擴及到整棟樓的宇宙學元素與建築概念。本展場有專人導覽,建議參觀者年齡為國中以上。每場導覽約15分鐘,上限30人,歡迎預先線上報名。

友善列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