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域類別:自然科學
活動地點: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環境學院A440室及室外前兆園區(東區)
活動型態:定時導覽,展覽
適合對象:國中/12歲以上
籌辦單位: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臺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
各場次時間如下:
- 第1場次:09:30-10:30
- 第2場次:10:30-11:30
- 第3場次:14:00-15:00
- 第4場次:15:00-16:00
*本活動除接受個人報名之外,亦開放團體報名(5人以上),如欲團報,請洽工作小組。
*本場域同時開放現場候補(名額依現場參觀人數而定)。
地底下的脈動-認識地震
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和前兆觀測園區為國科會(現為科技部)計畫補助下,同時跨部會結合中央氣象局、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中央地質調查所及相關學術機構,共同合作於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建置了「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作為臺灣東部地震相關研究的整合平台及基地,並於102年9月23日正式揭牌成立。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主要的功能包括:建置「區域地震資料中心」、進行「地震前兆觀測研究」、發展「地震預警區域中心」、推動「地震防災教育」;同時結合台灣過去對地震及前兆研究之經驗及相關資源,加強對台灣東部之地震防災及基礎地科之研究,以跨校合作機制,成立東部區域地震前兆觀測及科學研究中心,可達到學術、防災應用及教育等多重之目標。
校園內同時建置地震前兆觀測實驗園區,涵蓋的地震前兆觀測項目包括:地震活動時空分佈、地殼變形監測(GPS)、地下水井之水位、溫度及化學成份監測、大地電阻、地磁場、電離層濃度變化、衛星影像(In SAR)、井下自然電位、伽瑪輻射、井下自然電位觀測、伽瑪輻射儀和土壤二氧化碳、氡氣等地震前兆觀測項目,落實整合為台灣首座集中式地震前兆觀測實驗園區。對於各項前兆觀測的方法可以做長期有系統的評估及分析,提供地震預測研究最佳的場址及基地。
定時導覽共4場次AM9:30、AM10:30、PM2:00及PM3:00,每場次1小時,活動安排如下:
• 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E-TEC)多媒體簡報(10min):
動態資料展示及多媒體簡報說明中心任務及運作
• 海報解說(5min):
中心簡介及20180206花蓮地震研究調查及成果展示
• 地震儀展示(5min):
地震儀器及原理簡介
• 地震前兆園區觀測現地參觀(含走路時間30min):
地殼變形監測(GPS)、地下水井之水位、溫度及化學成份監測、大地電阻、地磁場、電離層濃度變化、衛星影像(In SAR)、井下自然電位、伽瑪輻射、井下自然電位觀測、伽瑪輻射儀和土壤二氧化碳、氡氣等地震前兆觀測項目
• 震盪車(10min):
感受大型震盪車製造的人工震源的威力及操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