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勇信 Yung-Hsin Yeh

傑出研究獎

長庚大學
醫學系教授

學歷

  •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學士(1996)

經歷

  • 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2019/8~迄今)
  •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2003/7~迄今)
個人勵志銘
發現有意義的問題,團隊合作,分享成果。

探索心房顫動機制  探尋治療可能性

我的研究是探索心律不整,特別是心房顫動(AF)機制與治療可能性。心房顫動會導致中風、心臟衰竭等嚴重併發症並增加死亡率。一系列研究發現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是促進心房間質纖維化和AF發病的關鍵分子。證明TGFβ1驅動心房結構變化,涉及氧化壓力和自分泌信號傳導,表現肌原纖維降解,這是重塑AF的標誌,我的團隊發現心房成纖維細胞對TGFβ1刺激表現出比心室成纖維細胞更大的纖維化反應,這歸因NOX4氧化訊號增強,最終導致下游TGFβ1/Smad活化增強。我們也證明血紅素加氧酶-1(HO-1)減緩心房重塑過程,HO-1缺乏會增加AF易感性,並發現statin類藥物可活化HO-1,揭示它所謂抗AF作用的上游機制。其他成果包括發現跨膜蛋白CD44是心房纖維化另一個媒介。我們團隊也解釋了胰島素抗性和高磷血症等臨床AF危險因子導致AF的機轉,並揭露AF患者的肺靜脈-左心房交界處基因表現的特殊性。

血液透析動靜脈廔管(AVF)功能障礙是另一重要心血管問題。最近我們發現了驅動心房纖維化和AVF狹窄的共同途徑:內皮間質轉化(EndMT)。TGF-β 透過miR-181b下調Sema3A觸發EndMT,促進心房纖維化和AF。以及AVF近吻合區域的血流紊亂會透過骨橋蛋白/CD44途徑誘導EndMT,導致內膜增生和靜脈狹窄。無論是增加Sema3A或抑制AF的miR-181b,還是阻斷AVF中的骨橋蛋白/CD44,都可提供治療這些棘手問題的方式。

總結來說,我們團隊研究闡明了AF與AVF相關的機制,包括分子參與者、內皮細胞轉化等概念以及與臨床危險因子的轉譯連結。這些成果可增加對其發病機制理解,為疾病預防和治療提供更好見解。

傑出研究獎

得獎感言

我非常榮幸能夠獲得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傑出研究獎,這是我個人和團隊、合作對象多年來在心律不整與心血管領域所付出辛勞的肯定。這項研究主要聚焦於心房顫動和動靜脈廔管功能障礙的機制及治療可能性,旨在深入理解這兩種心血管問題的發病機制。最深切的感謝獻給我最支持的家人。在這漫長的研究旅程中,你們一直是我堅實的後盾和無私的支持者。感謝你們在我忙碌的科研生涯中給予的理解、鼓勵和愛,這一切都是我能夠獲得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傑出研究獎的不可或缺的動力。

最後,我要感謝長庚醫院和長庚大學的支持,以及團隊成員的辛勤努力。這個獎項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肯定,也是對整個團隊努力的肯定,我們將繼續努力,為心臟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做出更多的貢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