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谷 Yen-Ku Wu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副教授

學歷

  • 加拿大亞伯達大學化學博士(2013)
  •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碩士(2006)
  •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學士(2004)

經歷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2019/8~迄今)
  • 國立交通大學助理教授(2015/8~2019/7)
  • 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博士後研究員(2013/4~2015/3)
個人勵志銘
It is the glory of God to conceal a matter; to search out a matter is the glory of kings. (Proverbs 25:2)

發展新異合成方法與模式識別策略在化學宇宙中探索結構與功能

本人所帶領的團隊以「有機化學」為研究主軸,領域涵蓋天然物全合成、催化方法學開發與流動化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在經典的全合成研究領域引入一個創新有效的策略:透過模式識別分析 (pattern recognition analysis) 來建構一系列泛用的全合成網絡,進而簡化並加速天然物全合成的流程。

具體來說,我們以「插烯酯化合物 (cyclic vinylogous esters)」為關鍵中間體,結合催化芳基化反應與策略性的官能基轉化,以模組化的手段來組裝新異的分子骨架,藉此建立快速合成通道,連接化學宇宙 (chemical space) 中的活性天然物及其衍生物,提供一個新的邏輯來尋找具生藥潛力的小分子化合物。

在研究複雜天然物全合成的過程中,我們也開發了多種實用的化學反應條件來解決具挑戰性的合成難題。舉例來說,我們成功開發特異的鈀金屬催化系統,選擇性地將不同數量的芳香基團引進在環狀碳骨架的不同位置上,藉此建構過去難以取得的新型立體多苯環分子。另一方面,我們運用「連續式流動合成系統」來製備具高應用價值的苯酚衍生物、聯芳烴材料與硝基雜環類藥物。此技術將有利於特用化學品製程的升級,協助產業界達成高效安全、綠色合成的遠程目標。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得獎感言

首先,我要感謝父母對我的栽培與無條件的支持,他們讓我有平安和信心去追逐我的夢想。在國立清華大學求學時期,廖俊臣教授啟發我對有機化學的興趣,劉行讓教授帶領我走上有機合成研究的道路,我受到無數與清華有淵源的師長的幫助,在此真誠地表達我的謝意。

在國外求學時,Fred West教授和Viresh Rawal教授讓我領略「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的研究眼光,他們讓我更堅定地投入有機化學的教學與研究。我很幸運地能在交大開始我的獨立研究生涯,交大的師長與同事總是給我友善且專業的支持,讓我能自由地發展,還有一群優秀且熱情的學生與我一同探索有機化學的奧秘。感謝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我們研究團隊的支持。

最後,我要感謝慧欣、伯謙和學安,你們讓我的生命充滿喜樂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