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智清 Jyh-Ching Juang

傑出研究獎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學歷

  • 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系博士(1987)
  •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碩士(1982)
  • 國立交通大學控制工程學系學士(1980)

經歷

  •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2000~迄今)
  •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1993~2000)
個人勵志銘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進行立方衛星技術之發展與研究

遙遠的太空一直是許多科學發想與技術創新之起點,太空也屬於我國八大前瞻科技及政府科技政策之領域。近年隨著行動通訊之三維化與發射載具之可及性,各國發射衛星之數目以指數型式增加,引領新太空產業之發展。這其中,十公分立方大小之立方衛星由於體積小、成本低與發展期程短,儼然成為進入太空領域之敲門磚。本人於2012年參與歐盟QB50計畫並自主發展立方衛星技術,經歷一系列之設計、製作、組裝、整合與測試,所發展之鳳凰(PHOENIX)立方衛星於2017年由國際太空站彈射至400公里之低軌道並成功在軌運作歷時兩年,此一過程除促進國際合作與落實技術自主外,也提供低變溫層之科學資料。於2018年起進行IRIS(Intelligent Remote sensing and Internet Satellite)立方衛星之研製,此一衛星主要強調智慧遙測與物聯網之應用。於2022年初,鳶尾花(IRIS-A)立方衛星藉由獵鷹九號火箭發射至500公里之低軌道,此一衛星成功進行物聯通訊、關鍵酬載驗證、在軌取像等任務並持續正常運作迄今。本人主持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立方衛星系統工程與關鍵通訊遙測暨推進技術研究發展」計畫,整合國內學界與產業之能力深耕立方衛星關鍵技術。此一過程所研製之Lilium-1立方衛星於2023年底發射並成功操作,為我國低軌道衛星通訊之技術與產業發展提供助益。於立方衛星設計、發射與操作之成功對於我國太空產業之發展包含關鍵技術之在地發展、太空領域人才之培育、新創公司之育成以及跨領域系統整合技術之落實均產生正面效益。更重要地,鋪陳出進入太空(Access to Space)之模式、作法與途徑,有助於啟發產業與人力之投入。

傑出研究獎

得獎感言

立方衛星就構成內容而言與行動通訊裝置無異均包含供電、計算、拍照與通訊之功能,但由於得工作於外太空嚴苛之環境且無法定期進行維修,故於衛星設計與製作之過程得以系統工程之思維進行不同面向之考慮、嚴謹的審查程序與一系列之測試。衛星系統因此是團隊努力之成果。本人衷心感謝所有參與PHOENIX、IRIS與Lilium衛星系統設計、製作、組裝、整合與測試之學生、助理、教師、委員、廠商與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