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幸助 Hsing-Juh Lin

傑出研究獎

國立中興大學
生命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學歷

  • 美國羅德島大學海洋研究院博士(1994)
  •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系學士(1987)

經歷

  •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保育暨防災科技研究中心主任(2020/8~迄今)
  •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理事長(2015/5~2021/5)
  •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系主任(2009/8~2013/1)
個人勵志銘
毅力是航行的風,「碳」索無垠的海洋。

臺灣海洋藍碳研究先驅
對永續碳中和做出傑出貢獻

我的研究足跡遍及臺灣海岸(如沿海、潟湖、海灣、河口、紅樹林、鹽沼、海草床、珊瑚礁、泥沙灘、藻礁與岩礁等),溪流、湖泊與池塘,甚至各類農業生態系(水稻田、茶園、小黃瓜與養殖魚塭等),從傳統的生物相調查,發展模式與系統分析,導入跨領域整合的系統生態學研究。從宏觀尺度,以科學數據為基礎,探討生態系服務價值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建構各種生態系食物網模式。因此對熱帶水域生態系的結構與功能有深入了解,填補過去歐美學者的研究空缺,也藉此機會將臺灣特殊多樣的水域生態系研究推展至國際社會。曾領導武陵長期研究拆除防砂壩,成功復育當時僅剩200尾瀕危的臺灣櫻花鉤吻鮭;曾領導臺美合作計畫,推動全球即時珊瑚礁觀測;曾協助制定「濕地生物多樣性監測系統標準作業程序」與「濕地碳匯功能調查標準作業程序」,參與「濕地保育法」之研擬;曾協助研擬國有林礦區生態損害補償架構,建立「臺灣生物多樣性指標觀測網與觀測資料平臺」,參與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撰寫;曾協助評估離岸風力發電對海洋生態之影響;協助建立「我國海洋生態調查監測網與監測規範」及「海洋健康指數」。十五年前發現自然碳匯日趨重要,開始研究「藍碳」(紅樹林、海草床、鹽沼與泥沙灘),藉由建構碳收支模式,成功估算臺灣藍碳之碳匯能力。所發展之碳收支模式已應用於18個公部門場域,協助15個公務機關建立農業碳匯量測技術。未來將繼續致力結合經濟與法律層面,發展認養自然碳匯成為自願減碳專案之科學基礎。

傑出研究獎

得獎感言

感謝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於「藍碳」研究團隊的肯定。氣候變遷是現在進行式,去年底的全球碳收支模式研究,顯示全球可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遠少於原先預期,最快6年內就會達到上限值,全球生態系統正瀕臨瓦解。不僅是臺灣,全球不但要早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更要積極吸收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才能有機會救地球。其實臺灣2050淨零路徑之12項關鍵戰略中,能立即且快速吸收二氧化碳,成本低、風險低、效益高的方法只有「自然碳匯」。然而臺灣目前被列入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及自願減量專案方法學的「自然碳匯」只有森林。很高興團隊所發展「生態系統碳收支模式法」能在此時建立海洋、濕地與農地等棲地的碳匯量測方法,期望能協助臺灣早日達成淨零排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