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賓 Gwo-Bin Lee
國立清華大學 動力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學歷
-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機械及航空工程研究所博士(1994/9~1998/3)
-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1989/9~1991/6)
-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士(1985/9~1989/6)
經歷
-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Member(2022/11~迄今)
-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Member(2022/3~迄今)
- 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ers Member(2021/12~迄今)
個人勵志銘
知難而進,逆境向前。 過程用心,結果隨緣。
透過跨領域合作
為生醫檢測及治療作出基本性的改革
本人自博士畢業後返國任教,開始從無至有,一點一滴地建立起自己的實驗室,至今已是國內此領域最好的研究團隊。我的主要研究領域在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 MEMS)、微感測器(Micro-sensors)、微流體系統(Microfluidics)、生醫晶片(Biochips)、奈米生物技術(Nano-biotechnology)與醫療器材之研發。經近30年之努力已在此領域之研究有豐碩具體成果,已具有國際一流水準,並在臺灣居領先地位。本人成功建立跨領域研究團隊,將所學的微機電系統技術應用於生醫領域,開創了包含癌症診斷與治療、傳染病快速偵測、新陳代謝症監測及心血管疾病診斷等醫療器材開發等尖端研究。
我在以下三項研究領域有特殊的貢獻:
一、生物標記篩選:以奈米科學為基礎,首創利用微型流體系統篩選親和性優於傳統抗體近百倍之適體(aptamer)及胜肽(peptide)。
二、傳染性疾病快速檢測:已將繁複的分子診斷流程成功整合在單一微流體晶片,並可同時應用於多種傳染性疾病(單一細菌或病毒)的快速檢測。
三、電磁熱療醫療器材:首創將特殊材料製成之陣列式金屬針應用在電磁熱療系統,並轉化為全新的「腫瘤熱消融」的技術。
我的論文在Google Scholar 引用總次數共25,200次,h index=80,此為國內外生醫微系統學科的傑出表現。此外,在Google Scholar “Lab-on-chip”及“BioMEMS”領域論文引用排名皆為全球第7-9名。本人亦已展現國際學術地位與領導能力,曾擔任多次頂尖國際會議之主席(如: IEEE NEMS 2011,IEEE MEMS 2013,Micro TAS 2018等)。
我長期從事跨領域之研究,利用工程及微流體系統之專業與生醫領域學者及臨床醫師合作,已開發數種獨步全球並具有產業價值之研究成果,共申請專利163件(其中133件已獲核准),目前已有16項專利完成技術移轉,並曾協助衍生3家新創公司(本人指導之博士生成立)。
得獎感言
我要感謝的人很多,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父母,沒有他們辛勤工作,我不可能完成高等教育。再來我要感謝我的太太,所謂「成功男人背後有一雙推手」,我雖然不見得多成功,但太太無私的推力功不可沒。在我成長的過程及研究生涯中有很多「貴人」,我特別感謝成功大學及清華大學研究夥伴們的協助、實驗室學生的努力研究及學校長官的支持,我才能有今天的成果。
我真心認為從事學術研究的目的在追求「真善美」,無論如何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
「真」指的是真實,不能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偽造或操縱數據;
「善」是指行善,尤其是醫工硏究,最終還是要貢獻社會;
「美」則是優化,證明可行性後,要設法找到最好的條件或環境,做出最佳結果。
我會繼續努力,持續追求真善美並做出對未來經濟社會、民生福祉更多具體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