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乏筆 Fabian Heubel
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學歷
- 德國達姆施塔特科技大學哲學博士(2000)
- 德國法蘭克福哥德大學漢學碩士(1995)
經歷
-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2021~2024)
-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合聘教授(2017~2020)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2013~迄今)
個人勵志銘
通古今東西南北之變。
催化和參與當代哲學跨文化轉向研究與發展
我研究的一貫特質是從現當代的經驗和思想切入古代的經驗和思想。這種方法也反映在我回顧自身研究歷程的方式上,即從近期的發展回溯過去的脈絡。
一、道與存在:自2023年起,我的研究聚焦於中國與歐洲文明之間的跨語言和跨文化交流的哲學反思。切入點是「道」與「存在」(είναι, Sein, being)的關係問題。探索兩者之間的重要橋樑是二十世紀德國哲學家海德格。他在當代德語哲學中藉由老子的啟發重新詮釋了古希臘哲學。目的在於深化古典與現代文明之間的語言和文化翻譯,以打開漢語、希臘語和德語哲學之間的思想通道。
二、混雜現代化與弔詭溝通:從2008年以來我試圖從政治哲學的角度思考中國現代性的問題,特別關注「混雜現代化」的問題,反省保守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三大現代政治話語在東亞特定的歷史文化條件下,初步產生了以「弔詭溝通」為樞紐的共生機制(而非鬥爭機制)。「混雜現代化」隱含著對西方現代性概念的深刻反思,藉此思考當代歐洲哲學跨文化轉向的可能和必要。
三、老莊跨文化研究:自2007年開始,我和許多臺灣的研究者一同致力於莊子和老子的跨文化研究,試圖透過臺灣特有的跨文化潛能,來探索當代新道家的批判意涵。這項研究強調老莊哲學在反思民主政治和氣化主體(非威權人格)方面的重要性。
四、當代修養哲學:從1990年代開始我的學習和研究主要集中於具有跨文化和批判性質的修養哲學,以「美學修養曲通文質」為核心旨趣,而以貫穿氣氛美學、力量美學、身體現象學、主體哲學、氣學等為進路。
得獎感言
三十多年前,我獲得德國DAAD及臺灣教育部的獎學金,開始在輔仁大學語言中心學中文,從1997年開始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學習研究。一路走來,臺灣無數的朋友、老師和同事以各種方式支持協助在這條道路上的行走曲進。本次獲獎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對所有這些朋友貴人們表達由衷的感謝。
對獲獎我感到一些意外,因為近幾年越來越對自己的無知無能有所體悟,不得不承認,要走的思想道路還很長,遠超出自己的能力。
不過,同時我也相信,自己所享受的學術自由其實隱含著不可忽略的責任:繼續探尋當前混雜現代化的跨語言及跨文化處境所要求的新思維。在「通古今東西南北之變」的道路上,需要誠懇和積極地面對不確定性,甚至想不通、行不通的挫折、錯誤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