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安宇 An-Yeu Wu

傑出研究獎

國立臺灣大學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教授

學歷

  • 美國馬里蘭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1995)
  • 美國馬里蘭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1992)
  •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1987)

經歷

  • 國立臺灣大學特聘教授(2015/8 ~迄今)
  • 國立臺灣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所長(2016/8~2019/7)
  • 工業技術研究院–系統晶片科技中心副主任(2007/8 ~2009/12)
個人勵志銘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胡適

積極開發壓縮感知技術與晶片實作

本人研究以 「創新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演算法與IC設計」作為整體學術研究的主軸,20多年來持續深耕各項新興研究領域,以主題式(Thematic)形式發表系列論文。早期研究主軸為:(1)寬頻有線/無線通訊積體電路設計,以及(2)應用於多核心SoC之「Network-on-Chip (NoC)」技術,長期耕耘的研發成果獲得國際學術同儕肯定,於2015年晉升為IEEE Fellow。

近年實驗室研發主軸為:「壓縮感知 (Compressive Sensing, CS)」晶片設計與應用技術。CS利用非常簡單的「隨機取樣(Random Sampling)」機制,將 「資料取樣 (sampling)」與 「資料壓縮 (compression)」同步完成,可減少前端資料取樣次數並促成整體傳輸節能。CS技術首次在應用面大放異彩是協助電腦磁振造影(MRI),可大量減少病人在機器內取樣的時間,進而提升整體診斷速度。近年來許多國際學者將此技術導入遠端生理訊號監測(Telemonitoring for E-health)晶片設計,並可將CS技術應用於前瞻通訊中的「壓縮通道估測 (Compressive Channel Estimation)」等相關技術。

本人與實驗室同學積極開發各項適用於生醫、物聯網、毫米波大型天線陣列系統的壓縮感知技術與晶片實作,2016年迄今完成14篇期刊論文(含12篇《IEEE/ACM》長篇期刊論文)、與18篇國際會議論文、並獲證3式專利(中華民國、美國各3件),其中包括三次IEEE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之肯定。2020年同時獲得「有庠科技論文獎 (《IEEE JSSC》期刊論文)」以及「有庠科技發明獎(與聯發科技共同申請之壓縮通道估測專利)」,並連續兩年獲邀擔任國際會議Keynote Speaker,呈現研發之壓縮感知晶片設計與相關技術應用 (2020 IEEE NorCAS、2021 IEEE SiPS)。除研究工作外,本人同時指導學生參加各式IC競賽與論文獎,先後共獲得132個獎項。

傑出研究獎

得獎感言

此次獲獎,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認可,更是對我們實驗室團隊工作成果的肯定。我首先要感謝Access IC實驗室成員,學生們的聰明才智、勤奮和團隊合作精神是我們能夠達成研究目標的關鍵。也謝謝我的家人們一路支持和鼓勵,讓我在研究衝刺時能無後顧之憂。

我也要謝謝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臺灣大學以及電機資訊學院電機系、電子所,提供各項資源建立了一流的研究和教學環境,在進行各項前瞻研究領域探索時,能有豐富的資源和支持。我與實驗室成員將繼續努力,不斷探索和挑戰,致力在電機工程領域作出更多有意義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