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如 Yu-Ju Chen

中央研究院
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學歷
-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化學系博士(1997)
-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1992)
經歷
- 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所長(2013 ~ 2021)
- 國際人類蛋白體組織(HUPO)理事長(2021 ~ 2022)
- 中國化學會理事長(2023 ~ 2024)
個人勵志銘
掌握關鍵技術的突破,聚焦促進病人福祉之重大臨床未滿足需求。跨領域研究為無止境的寂寞探索過程帶來樂趣 。
促進蛋白體深度解碼 推動「臺灣癌症登月計畫」
本人師承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Cheuk-Yiu Ng 教授專攻分子動力學,博士後研究隨李遠鵬教授進入紅外光吸收光譜學研究。進入中研院化學所後,深受蛋白質體學神秘面紗之吸引,轉換跑道投入分析技術創新,也透過跨領域合作探索疾病蛋白質體。
本人的研究可分為三大方向:
1. 開發先進蛋白質體學技術,將分析深度大幅提升到數千種蛋白質及數萬個磷酸化及醣基化的高靈敏度,以及建立數個全世界最完整的蛋白庫(胚胎幹細胞、阿拉伯芥、肺癌),促進蛋白體之深度解碼。近年發表超靈敏分析方法,推至微克組織到單一顆細胞的極致解析度,開啟科學家一窺不同細胞的異質性及癌症病人的個體差異。我們亦協助多位學者,解析生物功能關鍵蛋白及疾病蛋白質網路的機制。
2. 首創全世界第一個「奈米探針質譜檢測技術」,發現血清蛋白多重結構變異做為新型癌症標誌物,首例以蛋白質多重異構物結合演算法,做為新型癌症檢測技術。衍生新創公司已開始胃癌檢測服務,經由健檢篩選出多位早期胃癌患者,實現早期癌症檢測,2022 年獲得國家新創獎。
3. 長期投入個人化癌症組織蛋白質體方法開發,2017 年串聯跨領域團隊及推動「臺灣癌症登月計畫」,建立東亞第一個肺癌之蛋白基因體大數據,首度解析不吸菸肺癌患者的致病機制。蛋白質分類可以鑑定高風險病人的新亞型,有助肺癌早期診治。此成果榮登頂尖期刊 《Cell》之封面故事,為亞洲肺癌研究史上重大發現之一,後續促成多項癌症檢測技術研發的開展。於國網中心建構「臺灣癌症多體學精準醫療智
得獎感言
我從完全不懂生命科學,到遊走在生醫的跨領域研究,這個獎是屬於許多人的共同成果。感謝中研院自由及深具啟發性的研究環境及支持,也要感謝所有合作的夥伴,在不斷學習中共同探索疾病。更要感謝在創新過程中不斷努力的學生與助理們。再一次獲獎,對我而言意義非凡,期盼這個獎項能為更多投入跨領域研究的人帶來鼓勵。
蛋白質體學是一個強大工具,得以創新的蛋白質網路揭露複雜疾病的成因與進展,開啟新穎的檢測策略。有機會在臺灣建立「癌症登月計畫」 ,要感謝中研院、臺大、國科會、多個醫學大學的支持,更要感謝團隊中的各領域英雄好漢,讓國際見到臺灣小而美的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