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易學 Yi-Hsueh Chuang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2013)
  •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學士(2007)

經歷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副教授(2022/8 ~ 迄今)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2019/2 ~ 2022/7 )
  • 美國史丹佛大學土木暨環工系博士後研究員(2014/10 ~ 2019/1 )
個人勵志銘
Chase excellence and success will follow.

利用不同光催化氧化劑 提升廢水回收系統的效率

自2005 年起先後受黃良銘老師與童心欣老師啟蒙,開啟了本人在環境微生物與消毒副產物方面的研究。博士班期間主要針對飲用水系統中低濃度但卻具有高毒性的消毒副產物探討其生成機制與工程控制手段,包含鹵乙腈與亞硝胺等從濃度上看來微不足道(ng / L 量級) 但卻極具毒性之二次污染物。

2014 年起赴美加州史丹佛大學跟隨Prof. William Mitch 進行博士後研究,進一步將自身的研究領域拓展至廢水回收。加州因地理條件與人口因素,有強烈的替代水源的需求,而過去飲用水與廢水間存在著的明顯界線也將因廢水回收的推行而不復存在。博士後訓練時期參與了許多州政府與相關產業界針對民生污水進階處理成飲用水替代水源的研究計畫。

承襲在美研究經驗,本人自回國後持續進行廢水回收系統中高級氧化處理單元優化的相關研究。本研究組提出了不同光催化氧化劑做為高級氧化程序之研究假設,並針對其所涉及的化學機制與反應途徑深入探討。利用研究結果,我們建立了一套數學模式,能後續運用於此處理單元的處理器設計與操作條件最佳化。雖然臺灣目前因法規限制,廢水回收無法做為飲用水替代水源,然而加州在此方面的經驗仍值得我們做為借鏡。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得獎感言

非常感謝國科會對於國內學者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扮演了堅定的支持者。從我的學生時期的獎勵補助,到博士後千里馬計畫,都得到了國科會的不少照拂。今日獲得這個獎項的肯定,我感到無比榮耀。

感謝陽明交大環工所提供優秀的研究環境,使我能夠在新建的實驗室和教學工作之外,全心投入研究工作。

還要感謝生活中的夥伴、家人、同事、朋友和老師們的支持。特別感謝我的父母,如果我未來有一絲絲的成就,那都要歸功於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