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介民 Wu Jieh-Min

傑出研究獎

中央研究院
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學歷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1998)
  •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碩士(1990)
  •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學士(1987)

經歷

  •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2019/12 ~ 迄今)
  • Fulbright Senior Visiting Scholar,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CLA(2007/8 〜 2008/7)
  • 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2005/8 〜 2007/7)
  • 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2003/5 〜 2005/7)

闡釋中國發展模式與臺商角色 讓國際看見臺灣觀點

本人過去20 多年的研究與寫作,可以分三點說明:

一、探討中國從社會主義體制轉向資本主義經濟的過程中,新浮現的政治經濟制度與舊有的社會文化特質之間,產生什麼樣的互動、衝突與接合,臺商在此過程扮演何種角色。我提出的理論概念包括:虛擬所有權、公民身分差序、機構化尋租、尋租發展型國家, 2019 年出版 《尋租中國:臺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英文版 Rival Partners: How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and Guangdong Officials Forged the China Development Model 由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出版。

二、臺灣民主化之後,公民社會以及選舉民主制度已有顯著進展,然在公共領域方面仍存在著缺陷。我出版數篇論文,分別處理反對運動行動模式的歷史起源(克勞塞維茲行動邏輯)、文化界公共領域的集體認同形塑(衝突性公共領域)、公共領域的修辭模式分析。近年來,分析社會抗爭行動週期,以及2014 年太陽花抗爭運動與中國因素的關係。

三、臺灣與中國關係的歷史性變化。中國崛起逐漸成為影響臺灣社會政治的重要因素。「中國因素」對臺灣公民社會、民主制度的影響逐漸呈顯。我提出「中國因素(China factor)」、「跨海峽資本(cross-strait capital」、「跨海峽政商網絡(cross-strait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等概念。出版的專書包括《吊燈裡 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吳介民、蔡宏政、鄭祖邦合編);《「中国ファクター」の政治社会学—臺湾における中国の影響力の浸透》(川上桃子、吳介民合編,2021,東京:白水社)。China’ s Influence and the Center-periphery Tug of War in Hong Kong, Taiwan and Indo-Pacific (Fong, Brian, Jieh-min Wu, and Andrew Nathan eds, 2021, Routledge);《銳實力製造機: 中國在臺灣、香港、印太地區的影響力操作與中心邊陲拉鋸戰》( 吳介民、黎安友合編,2022,左岸)。

傑出研究獎

得獎感言

此次獲獎,要感謝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提供的優異研究環境、國內外學術同仁的切磋指教,以及研究助理群,特別是林政宇在最近幾年的協助。我鑽研政治經濟學、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與臺商之關係數10 年,獲獎不只是對個人的鼓勵,也是肯定整體專業領域的長期知識積累。

臺灣對中國經濟發展扮演關鍵角色。過去多年,個人將主要精力放在中外文專書和編輯專書,臺灣觀點需要被國際學術界看見。中國研究與全球地緣政治經濟研究,正在經歷典範轉型。在目前地緣政治經濟結構變遷過程中,臺灣因素的重要性也很突出。臺灣的學術界對此研究議題可做出更大貢獻,希望有更多年輕學者投入這些領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