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憲 Mingsian R.Ba

國立清華大學 動力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學歷
- 愛荷華州大工程力學博士(1989)
- 愛荷華州大機械工程碩士(1985)
-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1984)
-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學士(1981)
經歷
- 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2023/2 ~ 迄今)
- 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2010/8 ~ 2023/1)
- 國立交通大學教授(1996/8 ~ 2010/8)
- 國立交通大學副教授(1989/8 ~ 1996/8)
個人勵志銘
研究之路沒有捷徑,只有專注,隨時保持熱情,基本功紮實,精益求精,不要見異思遷,但要與時俱進,終身學習,堅持到底。
鑽研工程聲學領域有成 臺灣唯一美國 ASA 會士
本人自1989年於美國獲得博士學位返國任教以來,持續致力於聲學領域(Acoustics)鑽研,30餘年的研究生涯,如以圍棋來做比喻,可以劃分為布局、中盤、收官三階段。
首先是布局,雖然當時已獲得博士學位,其實對浩瀚的聲學所知仍是相當有限,所以在此階段,本人仍不斷學習尋找具研究潛力的主題,結果找到了「主動噪音控制」(ANC)。因為該主題需要大量的控制知識,因此本人旁聽了許多門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的相關課程,就這樣瘋狂做近10年的ANC,在此領域建立了國際知名度。另外,在1997年獲得國科會進修機會,至美國聲學重鎮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訪問半年,接觸到電聲換能器,也就是喇叭麥克風的學問,恰巧臺灣當時正因智慧型手機蓬勃發展而大缺電聲人才,因此本人得以承接許多業者,包括宏達電的計畫。
接下來進入中盤階段。透過行動通訊業界計畫累積豐富的寶貴實戰經驗,進而發現音訊訊號處理,尤其是陣列技術至關重要,因此積極投入聲學陣列系統(Acoustic Array Systems)的研究,發展不少聲源定位與分離的相關技術。2010年轉任清大之後,繼續將聲學陣列做為研究主軸。
最後進入收官階段,在清大創立行動通訊電聲實驗室(TEA Lab),致力於發展結合人工智慧、聲學陣列應用於語音品質的提升和音訊遠端虛擬實境(Audio Telepresence)和智慧機械設備監測與診斷,同時亦積極和國際同領域的學術精英交流合作,例如2022、2023 年,本人在IEEE SPS 的旗艦會議ICASSP,二度負責組織相關Special Section,並獲得數個國際學會會士,其中包含臺灣唯一的美國聲學學會(ASA) 會士。最近亦得獎不斷,例如美律電聲論文獎及上銀碩士論文獎,多年的努力與辛勞終至開花結果。
得獎感言
今天能有這個機會獲得這項「傑出特約研究員」,實在感到非常高興,多年在聲學領域的默默耕耘、潛心研究,總算是沒有白費,受到了肯定。
想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首先要謝謝國科會支持我執行一次傑出學者研究計畫和兩次特約研究計畫。接著在這要特別感謝的是: 我從前在交大教書21 年以及現在在清大12 年收到的許多優秀學生,沒有他們的認真努力,我沒有辦法拿到這個獎項。最後最想要感謝我的妻子楊春美,她自己在交大的教學工作已是十分繁忙,還要承擔家庭大小事,讓我得以專心研究而無後顧之憂。春美,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