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庭 Ching-Ting Lee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學歷
-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電機博士(1982)
-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研究所碩士(1974)
-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系學士(1972)
經歷
- 元智大學副校長(2018/2 ~ 2022/1)
- 國立成功大學講座教授(2012/2 ~ 2018/1)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工程技術發展處/處長(2010/8 ~ 2013/6)
個人勵志銘
常保有創新思維,勇於嘗試不怕失敗,從錯誤中學習,用心教導學生,與學生及研究夥伴互相學習,傾聽別人的指導。
創新發明三套設備系統 推進光電及半導體研究
本人的研究領域包含光電元件、III-V 半導體高速電子元件、感測器、奈米元件及太陽能電池等,由1995 年迄今發表於SCI 期刊論文共403 篇,累計被引用6,714 次,H-index 為39。
研究期間發明三套用於前瞻創新學術研究的設備系統,包括:(1)光電化學氧化系統,能夠直接在氮化鎵上成長氧化層做為閘極絕緣層,開創氮化鎵空乏型及增強型MOSHEMTs,並由此製作氮化鎵單石空乏型/ 增強型MOSHEMTs,並實用於反相器中,奠定III-V 半導體CMOS 積體電路的基礎。(2)低溫氣相冷凝系統,成長高品質氧化金屬薄膜,由研發成果建立低溫成長金屬氧化物的理論模型,創新其紫外光感測器與發光二極體、氣體感測器及生醫感測器的研發領域。(3)雷射輔助電漿增強化學沉積系統,利用電漿及雷射同時解離SiH4 及GeH4 大量降低所成長矽及矽鍺薄膜中Si-H 及Ge-H 鍵結,因此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的光衰率達到當時的最佳的紀錄。
由於學術上的成就,本人曾三次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光學工程學會光學工程獎章、電子元件與材料協會傑出服務獎章、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有庠科技講座獎、李國鼎榮譽學者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機工程獎章及中技社電機學術獎,更榮獲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及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之雷射與光電學會會士(IEEE LEOS Fellow)、英國工程與技術學會會士(IET Fellow)、臺灣真空學會會士(TVS Fellow)、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APAM Academician)、臺灣知識創新學會會士(TIKI Fellow)、CMO Asia 亞洲教育卓越獎/ 教育領導獎、瑞典國際先進材料學會會士(IAAM Fellow)等獎項。
得獎感言
於過去數十年歲月中,承蒙授課老師、指導老師(吳添壽教授及蔡振水院士)及研究夥伴的鞭策砥礪,始能有此機會榮獲傑出特約研究員,此獎應是由我的學生及研究夥伴所共有。
在不斷的嘗試創新研發過程中,也不斷經歷失敗挫折考驗,成功的榮耀都是短暫如曇花一現,大部份歷程總是在黑暗中摸索並承受著孤寂,所幸我的身旁總是有溫暖的老師陪伴指導,有研究夥伴及學生一起在黑暗中尋覓前進方向。感謝父母的培育及家人的支持,使我在困境中仍能堅毅地向前邁進。